民眾黨表示,據各類商品出口金額評估,川普關稅戰2.0將首先衝擊資通訊產品,終端組裝製造業如筆電品牌廠、網通、面板,傳統產業如成衣、高爾夫球頭、汽車零組件等產業亦將承擔高額關稅,儘管少部份成本可轉嫁至供應鏈,沉重的關稅壓力仍超乎預期,企業紛紛下修獲利預估,諸多投資機構亦下調部分台灣出口導向企業的評級,不利吸引外資,原本獨占鰲頭之臺灣電子零組件、機械業者,將因為美國政策處於極度不利競爭環境。

台灣產業面對美國重大政策將遭受重創,我國行政院反應卻反應龜速,僅能端出最膝反射、最末端之經費補助。行政院於4月4日宣示投入880億元因應,提出九大面向與二十項措施,內容空洞至極。據彭博經濟學家初估,臺灣對美出口可能銳減63%,拖累GDP達3.8%,相當於9,700億元損失。880億元的撒幣補助,非但猶如杯水車薪,難以應對相關產業的短期衝擊,更缺乏對供應鏈重組與出口轉移的長期因應方針,行政院「舊瓶裝新酒」將原本行政方案調整上架,毫無國家宏觀布局、不見出口轉型調整藍圖、更缺乏實質強化與其他經濟體之互惠交流方式,及短、中、長期全球新政經情勢的策略及運作戰略,種種作為均可見卓內閣團隊毫無警覺又缺乏緊急應變能力。

針對行政院宣稱「已啟動與美方全方位溝通」,但民眾黨認為,所謂的對象僅止於行政部門、國會議員與美商團體,顯見自川普宣布要啟動關稅戰以來數月,根本無法直通核心決策圈,談判沒方向、打點不到位,致使錯失先機,4月4日慢了一天的因應記者會上,卓榮泰院長之自曝其短、一籌莫展,更使國人與台灣產業界陷入集體焦慮。

台灣民眾黨團強調,將建請立法院長韓國瑜於4月7日召集協商,要求政院盡速於4/8院會提出專案報告,報告內容應包含賴政府對美嚴正交涉的內容與結果、進一步爭取關稅豁免或貿易協議、及嚴謹評估協助企業方案、供應鏈調整之全方面準備,使國人與產業能真實探知全球經濟巨變下,中央政府之實際應對作為,方能有效提振國人信心。藉由全國最高民意機構之強力監督,方能使卓內閣不再觀望怠惰、步伐遲緩,更從而凝聚朝野共識,共同面對美國高關稅衝擊巨變、為台灣未來與競爭力共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