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為何發動大罷免?藍綠攻防一次看

在歷經《憲訴法》、《財劃法》、《選罷法》三法案修法後,立法院上月(21日)三讀通過政府總預算案,國民黨團、民眾黨團聯手大刪逾2075億元、凍結2600多億元預算。使民進黨立院團總召柯建銘隨即召開記者會喊出要雙罷免,除要罷免41席國民黨立委和立法院正副院長韓國瑜、江啟臣,柯建銘還加碼喊出民進黨公職民代都要投入罷免藍委的連署。

柯建銘近日接受媒體專訪,更痛批國民黨審查預算「根本白痴」,並強調如今藍白亂刪預算數千億元,讓國家難以行政,「用千分之一的預算罷免(藍委)有什麼不對,國民黨靠X什麼東西」。

在柯建銘射出「穿雲箭」後,民進黨高雄市立委許智傑在鳳山服務處設立了全台首個立委罷免連署站,並提供近30種公民團體的立委連署書,許智傑還呼籲大家加入志工行列,協助蒐集連署書,為全台大罷免貢獻力量。

到了2月3日年後開工日,在聯電創辦人曹興誠的率領下,綠營就送出18個立委選區的連署案,引發高度關注;中選會表示,截至5日中午,已收到的罷免案件數為21案,其中20案為立委罷免案,1案為縣市長罷免案。

不過,與民進黨立院黨團一頭熱的情況相比,民進黨中央態度並未隨柯建銘起舞,秘書長林右昌稱賴清德總統上任未滿一年就全面對抗,「接下來的執政怎麼辦?」;總統兼黨主席賴清德則聲稱尊重公民團體自發行動,並未就罷免表達贊成或反對立場,形成「中央冷、地方熱」的現象。

圖為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資料照,翻攝自國會頻道
圖為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資料照,翻攝自國會頻道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在春節後的國民黨新春團拜中回應,國民黨雖然希望「和」,但也絕對「不畏戰,不求戰」,且會在必要時「以戰止戰」;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則回應,「尊重各種民意的表達,但是我們也希望當家不鬧事。」

針對大罷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國民黨雖然希望「和」,但也絕對「不畏戰,不求戰」。資料照,莊宗達攝
針對大罷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國民黨雖然希望「和」,但也絕對「不畏戰,不求戰」。資料照,莊宗達攝

民團發動罷免藍委37人、綠委11人 名單一次看

藍委部分,除4席山地、平地原住民立委外幾乎無一倖免,罷免團體分別針對台北市王鴻薇、徐巧芯、李彥秀、羅智強、賴士葆;新北葉元之、張智倫、林德福、廖先翔、洪孟楷、羅明才;基隆林沛祥;桃園牛煦庭、涂權吉、魯明哲、萬美玲、呂玉玲、邱若華;竹市鄭正鈐;竹縣林思銘、徐欣瑩;苗栗邱鎮軍、陳超明(無黨籍);中市廖偉翔、羅廷瑋、顏寬恒、黃健豪、江啟臣、楊瓊瓔;彰化謝衣鳳;雲林丁學忠;南投馬文君、游顥;花蓮傅崐萁;台東黃建賓、金門陳玉珍、馬祖陳雪生等37名立委。此外,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也被發動罷免。

多個罷免團體,在2月3日送交共18選區的立委罷免聯署書。記者莊宗達攝
多個罷免團體,在2月3日送交共18選區的立委罷免聯署書。記者莊宗達攝

藍出招反制 蔡其昌、黃捷都上罷免榜

公民團體目前鎖定台北市吳思瑤、吳沛憶;新北張宏陸、蘇巧慧;宜蘭陳俊宇;台中蔡其昌、何欣純;高雄許智傑、黃捷及原住民立委陳瑩、伍麗華等11人。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右)揚言罷免41位國民黨立委,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左),被公民團體發動罷免。莊宗達攝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右)揚言罷免41位國民黨立委,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左),被公民團體發動罷免。莊宗達攝

藍綠「這5人」最可能被罷免?

現階段藍營立委被列為「危險名單」的包括新北板橋的葉元之,還有同屬當選得票數少,僅以1000多票差距勝選的桃園市藍委涂權吉,以及近期被同選區前立委高嘉瑜踢爆有多筆在美國置產卻未申報財產的立委李彥秀

審機密預算開直播、葉元之頻跑通告惹議

值得注意的是,被罷免的眾多藍營立委中,目前壓力最大當屬葉元之,因為愛上政論節目擔任來賓且言詞高調,以及前段時間在立法院審查機密預算期間,他竟在現場開啟直播,直到主持議事的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詢問手機是否沒收時,才將直播畫面關閉,引起外界批評。

加上他所處選區板橋東區,屬於藍綠支持者接近結構,勝選得票差距僅3000票左右,以及同樣知名度高的民進黨議員戴瑋姍摩拳擦掌準備參選挑戰,都讓葉元之立委位子難保。

身為「大刪元團隊」罷免行動領銜人史書華表示:「當選那一天他還在上通告,不小心選上之後,他才趕快從通告跑出去謝票,他說他會聽民意,可是我們發現他只有聽黨意。」

板橋區議員兼民進黨發言人戴瑋姍則認為,地方罷免團體對罷免葉元之是非常有信心,他們在連署過程中,發現有很多深藍民眾紛紛走出來,對國民黨現在在立法院行為非常不滿意。對葉元之來說,應該有非常大的壓力,就看公民團體最後動員狀況。

葉元之強調,自己自當選以來,兢兢業業,關心教育,致力縮短教育政策與教學現場的落差,也提出多項福國利民的法案。在地方建設方面積極推動泰板輕軌、浮洲污水下水道,爭取活動中心、廢棄國有土地活化、電線桿地下化等項目。對此,他也呼籲民眾明辨是非,不要被煽動仇恨的言論所影響。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遭民間團體發動罷免。資料照片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遭民間團體發動罷免。資料照片

李彥秀遭控海外置產未財產申報 高嘉瑜、吳欣岱開嗆

李彥秀近期則因海外置產未申報爭議,遭高嘉瑜窮追猛打,高嘉瑜5日更召開記者會揭露,李彥秀除了財產申報上登記一間2016年6月在加州爾灣買的房子,另還有一間同年9月也於加州爾灣買的房子,市價達1.38億元新台幣,且未做財產申報;此外,還有一間位於美國加州富勒頓於2021年購入,且並未做財產申報。李彥秀則回應,美國房產一直以來只有2016年6月購入爾灣一棟,以及2021年購入富勒頓一棟,皆有進行財產申報。

台灣基進秘書長吳欣岱也痛批李彥秀,舔中、弱化台灣防禦,把財產都送到美國,「還好意思在台鼓吹疑美論嗎?」

前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指控,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自2022年開始,將申請加州爾灣豪宅為主要居所。資料照,莊宗達攝
前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指控,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自2022年開始,將申請加州爾灣豪宅為主要居所。資料照,莊宗達攝

值得一提的是,李彥秀在2024選舉中拿下11萬2743票當選,第三階段需7萬9522張罷免票,目前第一階段連署書已送件。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遭公民團體發動罷免。莊宗達攝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遭公民團體發動罷免。莊宗達攝

2024僅險勝1000多票 涂權吉遭控「五大缺失」

而相較葉元之與李彥秀因高聲量伴隨著高爭議,桃園市第二選區的國民黨立委涂權吉則因2024立委選舉,僅以1229票的些微差距擊敗民進黨對手黃世杰。而被綠營視為有望罷免過關的選區。

「全力一擊.罷免涂權吉」團隊指出,涂權吉的5大違失包括違背民意:未能兌現選前承諾,忽視選區民眾需求;損害國家利益:支持違憲法案、削弱國防與民主機制;失職或怠職:問政能力不足,選區建設與政策推動缺乏積極作為;濫權或不當行為:配合政黨利益,圖利特定組織,影響國會運作公平性;政策失當:財政與醫療政策失衡,影響世代公平與社會發展。

北市一級戰區 藍營鎖定吳沛憶、吳思瑤

面對各路罷免團隊來勢洶洶,國民黨陣營也出招罷免綠委反制,其中北市部分就鎖定士林北投區的吳思瑤、中正萬華區的吳沛憶2立委。

國民黨青年團賴苡任、滿志剛、劉思吟、丁瑀、陳冠安5日上午前往中選會,送交罷免立委吳沛憶第一階段連署書,一共送出2678份罷免連署書,也是第一位綠營立委遭罷免送件。

國民黨青年軍劉思吟受訪指出,「在連署擺攤的時候,地方民眾其實都蠻支持我們罷免吳沛憶委員的,因為有一些民眾就直接說在地方上其實根本都沒有看到她來走跳,甚至還有一些民眾經過還充滿疑問吳沛憶是誰。吳思瑤委員的話,我們目前還在造冊中,預計在本周內送件。」

民進黨立委吳沛憶遭公民團體發動罷免。翻攝自吳沛憶臉書
民進黨立委吳沛憶遭公民團體發動罷免。翻攝自吳沛憶臉書

大罷免潮來襲 三階段罷免門檻一次看

根據中選會資料,台灣現行公職人員罷免制度,只要是就職滿一年的民選公職人員,均可由原選區內的選舉人提出罷免。若想要罷免民選公職人員,第一階段需由原選舉區選舉人提議,提議人數應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以上,基本上2、3千份很容易達成。連署書送出後將有一個月的審查期。

罷免第二階段為連署,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81條規定,連署人數應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0%以上。而針對不同罷免對象,徵求連署的時間也有所不同,以此次大罷免的立委及縣市長來看,立法委員、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縣(市)長:連署的時間為60日。若順利通過第二階段連署,加上中選會審查連署書時間,宣布第二階段成案與否的時間可能會落在6月。

罷免案第三階段過關門檻,則要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4分之1以上。而是否適用選罷法連署加嚴的新法,中選會5日下午說明,罷免提議適用舊法者,隨後連署、投開票等各階段亦適用舊法。至於具體投票時間,則仍需視罷免團體進度及中選會公告而定,依期程推估,投票時間可能會在今年6月之後。

而在罷免案投票後,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91條、第92條提及,中選會應於投票完畢七日內公告罷免投票結果。

民進黨立委吳沛憶第一階段罷免連署書5日送件。摘自 蟾蜍剋星臉書粉專
民進黨立委吳沛憶第一階段罷免連署書5日送件。摘自 蟾蜍剋星臉書粉專

預測罷免結局 學者:2大咖有不能輸的壓力

針對民進黨喊出大罷免,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說,國民黨要區域聯防反制,地方首長一定要幫區域立委顧盤,包含台中市長盧秀燕、台北市長蔣萬安,若有一席藍委被罷免,便會傷及政治能量,有不能輸的壓力,「可以說2026選戰已經開打」。

鈕則勳也就大罷免的幾種可能結果做出預測,他投書媒體指出,大罷免會讓中間選民感到厭煩,不去投票,藍綠只能靠基本盤決勝負,因此第一種結果,可能仍是原地踏步,形成藍綠都罷不掉對方立委,或即便補選仍維持現狀。這種情況對原始發動者綠營來說,頗為不利,畢竟耗費這麼多資源,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總召柯建銘或首當其衝,恐成為黨內咎責的對象。

第二種結果,是藍綠各罷了對方一至兩席,而在補選席次上也互有斬獲,立院總席次藍綠比可能有兩席之變動。亦即藍軍若穩住原有席次且在補選中多兩席,則有56席,加上可能會繼續合作的民眾黨8席,共64席,仍穩定過半 ; 反之,綠營若穩住原席次且搶攻補選兩席,則成為53席,仍無法過半,畢竟藍軍就算減為52席,但加上白軍8席,這60席仍超過過半的57席。若是這樣的結果,綠營輸兩席所得承受的政治後果,則比藍軍要嚴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