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道路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亦是市民最直接感受的公共建設之一,市府團隊以市民的行車安全與舒適為首要考量,推動「路平計畫升級版」不僅是單純的鋪面改善,更是結合智慧監測、管線協調及長期維護的整體工程管理。

邱臣遠強調,道路改善速度與城市發展需同步提升,市府未來將持續以系統化方式進行道路檢測與優化,確保施工品質與耐久度,讓竹市的道路更平順、更安全,打造真正宜居、永續的城市環境。

工務處說明,目前竹市全市道路面積約694萬平方公尺,若要全面進行路面改鋪,經估算需投入約32.2億元經費。以104年最高曾編列的2.3億元為例,若維持相同規模,需約14年才能完成全市道路改善,遠超過道路平均使用年限。依據道路壽命週期6年計算,理論上每年至少應編列5.3億元,方能維持整體路網品質。為縮短過往積欠的基礎落差並加速更新效率,市府已規劃擴大辦理,逐年補強並優化路面系統,提升道路整體服務水準。

工務處指出,此次「路平計畫升級版」將以五大策略全面強化道路管理與施工品質。首先,「導入國際檢測指標」 PCI、IRI、AARI 追蹤道路健康度,並成立道路盤查專案小組,依據道路等級與民生需求,精準排序改善優先順序。其次,「建立三層級的預防性維護機制」,從每日坑洞修補、每月小區塊(長度<100公尺)改善到每季全面路平專案,透過巡檢數據的長期累積,提前預測並防範道路劣化問題。同時成立「管挖協調中心」及「智慧路巡平台」,整合挖掘排程、查核驗收與即時通報機制,有效減少重複開挖、延長道路使用壽命。

另外,計畫也將「建置圖資資料庫、推動智慧管理」,導入GIS技術與數位巡檢系統,打造「可查、可管、可追蹤」的智慧化管理模式,讓道路維護更加精準高效。最後「擴大招標規模,採最有利標複數決標」方式,確保工程品質與執行能量,邀集至少四家優良廠商共同執行路平管理,提升施工品質與即時修復能力,讓市民能切實感受「平、順、耐久」的安全路網。

 

道路智慧監測。新竹市府提供
道路智慧監測。新竹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