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大同村鄰長9月27日出面哽咽喊話,指村內約60、70位老人家連續3天吃不到便當,只能啃饅頭、包子果腹,他痛批社會局與鄉公所「完全失能」,影片曝光後引起熱烈討論,不少網友憤怒直指「物資充足卻沒分下去,基層長輩反而被忽視」。
不料,這番言論卻引來上級單位不滿。鄰長昨(28)日透露,長官在看過新聞後斥責他「是在求表現」,讓他氣得公開回嗆:「我求表現個屁啊!我只是個鄰長,不是公務人員,也沒有拿過你們一毛錢,你們雞歪什麼東西?我只是在服務鄰里災民而已!」強調自己說的都是事實,只是想反應基層心聲,卻被誤解為「刻意求表現」。
在這起爭議之前,另一名鄰長才因勘災不幸殉職。光復鄉4鄰陳姓鄰長於26日聽聞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後,與鄰居開車外出查看災情,不料途中車輛遭洪水沖走,陳姓鄰長來不及逃生,最後被尋獲時已陳屍堤防旁。其子稍後在殯儀館認屍時痛哭失聲,場面令人鼻酸。
兩起事件前後發生,同樣道出鄰長的辛酸與無奈。一位替鄉親發聲卻換來責罵,另一位奔走勘災卻葬身洪水;不同的際遇,卻都映照出基層幹部背負的壓力與風險。這份無私付出,更讓社會呼籲應給予更多理解與支持,別再讓第一線守護居民的人感到孤立無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