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慶京自述,與柯文哲認識是因為2人常在公共場所碰面,自己從未專程和柯聊過京華城案或提出陳情,只是京華城過去明明有捐地,其12萬284平方公尺的允建樓地板面積卻仍被沒收,偶爾若碰到柯就會發個「牢騷」。對此,檢方詢問就沈的認知,「牢騷」和「陳情」不一樣?沈認為陳情是要把事實、冤屈都講清楚,這才叫陳情,
檢察官也提示柯文哲市長室的行事曆,包括2017年5月、2018年7月、10月及11月及2020年9月,均載有「沈威京拜會」、「拜會小沈」、「沈主席拜會」等文字,並向沈慶京確認2人是否會面。針對這些拜會行程,沈均承認屬實,不過除了5月那次會見有聊到監院就京華城容積率糾正北市府一案,其餘應是聊公益活動或介紹政經專家給柯認識。
檢察官接續提示幾份關鍵文件。第一份於2018年5月,是由柯文哲寫給時任副市長林欽榮的親筆手諭,便簽上的文字寫道「TO林副:威京小沈給我一份陳情書,我問他為何不一次提出?現在560%已經通過,又要變成678%?你研究看看,我是看不懂」。對於柯提及的「陳情書」,沈回覆他沒印象有給柯,但確實有與柯「發牢騷」。

另一份則是於2020年,印有京華廣場完工示意圖的文件,上頭不僅貼有柯文哲親筆寫下的便利貼「TO彭副:京華城對容積率應該死心了,只希望行政流程加速,讓他們早日完工就可以了」,在示意圖旁也有出現以黑筆註記的意見文字。
對此,沈慶京表示有看過該份設計圖,更證實示意圖旁的文字就是他寫的。針對文件來歷,沈也清楚說明該份文件內容,包括從京華廣場走廊、中庭的設計及建築設計意涵、地下一樓規劃等,均能詳解釋。此時,檢察官進一步詢問沈慶京,是否有將該設計圖親自交給柯文哲?不料卻引起柯本人及其律師連番異議,認為該份文件為不當取得。
柯文哲的律師團表示,該份設計圖是由政風處取得,然而政風處並無偵查權限,從何取得、如何取得?都應說明清楚 。柯本人則直呼,政風處長期跟他做政治偵防,質疑該份文件究竟是從哪裡拿來的?不過,當審判長詢問,該便利貼文字是否由柯所寫?柯則未明確否認,僅說「應該是」、「筆跡很像」。
檢察官說明,檢方於偵查期間有發函給政風處索取北市府的相關資料,政風處因而從歸檔資料中撈書該份文件,並函覆檢察官,同時也包含上頭的便利貼,檔案均為合法取得。對此,審判長認定檢察官合法取證,並詢問沈慶京寫下這些文字的用意為何?給誰看?
沈慶京則答覆,寫這些文字只是代表他對設計圖的意見,且只有寫給鼎越公司看,這跟圖利、行賄都沒有關係;至於為何該設計圖會出現在北市府檔案中?沈則表示「他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