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零死亡聯盟理事長陳愷寧說,現有圓環之所以有擦撞車禍,是因為圓環本身的號誌標線問題,北市府只願在「出環」時劃設導引線,用路人進圓環就不知道如何選擇車道,等到出環又需要變換車道,導致車禍發生。

熱門新聞:台中婦被騙400萬!計誘車手現身 「女兒趴引擎蓋」被撞傷也要抓他

 

活動發起人陳愷寧認為強拆圓環是下策。江孟謙攝
活動發起人陳愷寧認為強拆圓環是下策。江孟謙攝

陳愷寧指出,各交通民間團體日前共同討論並提出現行圓環標線改造方案,不須大興土木,是更便宜有效的方法,然而北市府執意拆除,對車流紓解無顯著效益,填平公車地下道更是「不可逆」的做法,未來無法再挽回補救。

台大學生會會長陳柏承。江孟謙攝
台大學生會會長陳柏承。江孟謙攝

今天出來抗爭的還有台大學生會會長陳柏承、台師大學生會會長黃莨騰以及政大交通運輸研究社社長賴冠廷等學生,他們提出拆除公車地下道將導致羅斯福路壅塞,上、下學的主要交通幹道多了行車時間,對於學生的權益影響甚鉅。

師大學生會會長黃莨騰。江孟謙攝
師大學生會會長黃莨騰。江孟謙攝

台師大學生會長更指出,師大每天有數十班校車往返公館、和平校區,有4000位學生仰賴公車通勤,若未來公車必須停等紅燈,勢必導致通勤時間拉長,無法及時於下課時間趕至另一校區。學生會日前於社群媒體上進行民調,僅11%學生支持地下公車道填平,多數學生認為應該另尋替代方案。

民團發起反對公館圓環走讀。江孟謙攝
民團發起反對公館圓環走讀。江孟謙攝

台灣綠黨李春祥代表公車司機發聲,「公車地下道絕對不能塞掉,不然大家都穩死!」開公車當然可以等紅燈,但不是說「大眾運輸優先」嗎?取消公車專用車道,讓坐公車的人等更久,這難道是蔣萬安的交通政策?為了這種噗攏共的理由把「大動脈」綁起來,大家犧牲的很沒價值。

台灣綠黨李春祥代表公車司機發聲。江孟謙攝
台灣綠黨李春祥代表公車司機發聲。江孟謙攝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年3月宣布,公館圓環連續七年皆為市內肇事熱點第一名路口,將拆除圓環並填平地下道,改為正交路口;消息一出,網路上一陣歡騰,鄰近台灣大學的學生以手搖飲品牌「得正」諧音戲稱,這項政策是「德政」。

民團發起反對公館圓環走讀。江孟謙攝
民團發起反對公館圓環走讀。江孟謙攝

然而,此舉卻引發部分學生、居民及議員反彈,憂心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後,會造成尖峰時段交通壅塞,並於7月的說明會上,呼籲試辦調整標線及號誌,甚至執行民調或舉辦地區公投,再來討論是否要拆除圓環,但未獲北市府允諾。

民團發起圓環走讀,反對蔣市府強拆圓環。江孟謙攝
民團發起圓環走讀,反對蔣市府強拆圓環。江孟謙攝

台北市交通局於8月27日正式拍板,公館圓環將在9月13日凌晨動工拆除,強調改為正交路口後,透過車道配置、號誌控制等方式分離車流、簡化行車動線,並以縮小路口方式,大幅縮減行人穿越路口距離、增加行人步行面積,評估改善事故潛力可達6成以上。

民團指出,即使過去半年來許多專家提出疑慮,當地居民、學生、交通團體表達反對,市府仍不討論、不公開數據、不試辦改善。公館圓環改正交,交通效益並不顯著,除了造成交通黑暗期,還要花掉一億元。

民團號召在地居民、交通民團、學生代表等,今天晚間現身說明對公館圓環和地下道拆除案的反對理由,並且重申訴求,要求取得共識前暫緩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