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2001年來台創立《壹週刊》,2003年再成立台灣《蘋果日報》,《台蘋》全盛時期單日銷售量曾突破60萬份,當時榮登台灣銷量第一大報。但隨著黎智英在香港被羅織罪名入獄,台灣《壹週刊》、《蘋果日報》與《蘋果新聞網》相繼熄燈,至今已3年,3年來全無營運。

根據《鏡報新聞網》報導,去年11月底,原《壹週刊》社長邱銘輝收到士林地院寄來的本票裁定,一家名為「喬富資本控股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聲稱持有壹傳媒台灣分公司開立的本票,票額2000萬元。但事實上,《壹週刊》早在本票開立日期的半年之前就已結束營運,邱銘輝向前公司法務確認後,認定該本票疑點重重。

不僅如此,壹傳媒旗下另一家從未實際營運的公司「壹本便利」也收到本票裁定,債權人為「康閎事業有限公司」,票額高達3500萬元。而去年12月中旬,停刊多年的《蘋果日報》也被聲請本票裁定,執票人劉家良(後改名劉世紘)持一張面額5,000萬元的本票,開票日期為2019年,到期日同樣是2022年。

壹傳媒前高層與律師研判,這3張共1億500萬元的幽靈本票,極可能是有不肖人士利用壹傳媒資產尚待清算的空檔進行偽造,企圖掏空公司剩餘資產,相關人士已向士林地檢署告發。

目前三件本票均遭執票人聲請本票裁定,經「蘋果日報」、「 壹本便利」及「壹週刊」分別向法院提起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之訴後,法院於一審均認為其本票債權不存在,判決壹傳媒三家公司勝訴,目前三個案件均被對方上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