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性低氣壓 TD29 持續發展中,最新紅外線與微波衛星影像顯示,系統低層環流正在增強,赤道流出量適中、垂直風切僅約5至10節,海溫高達29至30°C,環境條件極為有利。氣象專家林得恩研判,TD29在未來24小時內成颱機率高,若順利發展,將命名為第26號颱風「鳳凰」,強度可望達中颱至強颱等級。林得恩根據系集模擬結果表示,部份路徑非常偏近台灣東部或東部外海,是入秋以來最需密切關注的熱帶擾動之一。

臉書粉專《觀氣象看天氣》也指出,太平洋上出現潛在雙颱格局,第25號颱風「海鷗」已掠過菲律賓南方群島,未來進入南海後仍可能增強;而TD29將沿副熱帶高壓邊緣前進,路徑呈拋物線型,其北轉角度將成為是否影響台灣的關鍵。該粉專分析,目前各國模式尚未穩定掌握,無論傳統歐洲模式(EC)或新型AI模式(FNV3、EC-AIFS),皆出現分歧,但普遍預估TD29環流不小、強度至少中颱以上。

中央氣象署指出,TD29目前位於鵝鑾鼻東南東方約3210公里海面,持續朝西北西方向移動,最快明日可升格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氣象署提醒,颱風路徑後續變數仍多,民眾應密切關注最新氣象資訊。

除了颱風外,東北季風持續影響,加上華南雲系東移、水氣偏多,北台灣降雨明顯增多。氣象署今(4日)清晨6時45分發布大雨特報,指出受東北季風及華南雲系共同影響,基隆北海岸及台北市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機率,預估影響時間自今日上午至今晚,山區民眾請注意坍方及落石。

準鳳凰颱風的路徑預測分歧大,若北轉有可能逼近台灣。翻攝觀氣象看天氣臉書
準鳳凰颱風的路徑預測分歧大,若北轉有可能逼近台灣。翻攝觀氣象看天氣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