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颱風「風神」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影響,北台灣陷入持續性強降雨。經濟部今(21)日上午表示,基隆河上游自昨深夜起雨勢猛烈,今凌晨1時45分水位達標,員山子分洪道隨即啟動,展開今年首波分洪作業。截至上午7時30分,累計分洪量達771萬立方公尺,作業仍在持續中。水利署強調,已派員全天候監控分洪情形,並與地方政府保持聯繫,確保下游地區安全。

這波豪雨集中在北部與東北部,氣象署指出,受風神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雙重影響,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及宜花地區雨勢明顯,多地累積雨量達豪雨至大豪雨等級。中央氣象署提醒,山區須防坍方與土石流,低窪地區應嚴防積淹水風險。水利署同步監控河川水位與水庫濁度,並視情況加強防汛應變。

2001年納莉颱風侵台時,汐止全區超過9千戶泡水,災情慘烈。當年汐止幾乎逢雨必淹,被稱為北台灣的「淹水大魔王」。為了徹底解決水患,政府推動「員山子分洪道」工程,於2005年完工啟用,將基隆河洪水分流入大漢溪,大幅降低下游洪峰壓力。此後歷經蘇迪勒、尼莎、凱米等多次颱風與豪雨考驗,汐止終於不必再為基隆河水患所苦。

這波共伴效應帶來豪雨,所幸目前汐止尚未大淹水。不少民眾湧入經濟部貼文留言感謝:「汐止不再泡水了」、「真心佩服水利署」、「感謝分洪道守住汐止」。在地居民普遍認為,員山子分洪道確實發揮了防洪效益,也凸顯治水工程在極端氣候下的重要性。

汐止過去容易淹水,常在颱風天常傳出災情。翻攝畫面
汐止過去容易淹水,常在颱風天常傳出災情。翻攝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