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拆橋任務的養工處表示,行人通行環境不斷精進,早期陸橋的功能逐漸被平面道路的斑馬線取代,陸橋結構龐大,佔據人行空間甚至成為治安死角,市府透過城市減法重新規劃整頓,維護行人通行和安全。
據了解,府中遊龍陸橋特殊造型於2010年時啟用相當吸睛,因長年使用率低且維修成本高,加上曾發生手扶梯漏電、遇雨就停擺,陸橋樓梯採透明玻璃設計有裙底春光外洩疑慮,以及去年發生電梯墜落傷人事故,依據「新北市人行陸橋存廢SOP」程序,邀集相關單位會勘並取得地方共識後進行拆除。
養工處於9月19日深夜展開拆橋作業,順利將大梁卸除吊離,翌日清晨便恢復周邊道路通行,並陸續完成東西兩側剩餘橋體及樓梯拆除作業,且同步將人行道復原改善,在施工團隊合作之下,今日已完成拆除與週邊環境清整復舊。

工務局長馮兆麟表示,府中遊龍陸橋是新北市升格以來拆除的第59座人行陸橋,拆完後全市將剩下95座,未來將接續針對使用率低的陸橋辦理評估拆橋作業,推動城市更新,以提升市容景觀,朝著市府和在地居民雙贏的目標向前邁進。
養工處補充,府中遊龍陸橋拆除後在原陸橋橋址處將設置QR Code地磚,市民朋友可藉由手機掃描連結至紀錄陸橋歷史的「橋誌」,即使陸橋的實體已消失,仍可觀覽陸橋原始影像,保有城市記憶的足跡。
新北市議員劉美芳表示,市府這次能聽見在地里長與居民的聲音,啟動拆除流程,象徵市府對地方需求的積極回應,也朝人本交通更邁進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