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盟報告指出,台灣有近8成的家長擔心孩子學習落後,66.2%因孩子表現不如預期而憂慮,也有許多家長因資訊不足或比較心態而不安。這些焦慮進一步呈現在具體行動上,有65%的孩子參與補習或才藝課程,其中19.8%晚間8時後才下課、回家後仍需複習功課,睡眠時間被嚴重壓縮。

在才藝學習方面,有55.8%的兒童有上才藝課,其中46.2%學習一項才藝、35.7%學兩項才藝,18.1%的孩子甚至同時學習三項以上的才藝。

兒盟調查顯示,98.8%家長對物價上漲有感,93.6%的家長坦言,物價上漲已對家庭造成影響,特別是育有12歲以下孩子的家庭感受更深,教育支出更是家長經濟負擔的重要來源。

兒盟也提到,當代父母普遍背負完美教養的期待,讓他們備感焦慮,調查發現,有81.9%的家長認為「若孩子出問題,大家會怪爸媽沒教好」、48.8%家長感到外界期待父母「不能犯錯」。這種完美迷思,讓家長時刻擔心無法達標,心理焦慮節節攀升。

在各種壓力下,兒盟指出,儘管高達96.1%的家長表示「喜歡與孩子共度時光」,但仍有3成家長坦言「若能重新選擇,我不會想生小孩」(31.9%)。

兒盟表示,台灣家長的育兒焦慮正陷入惡性循環,建議家長檢視焦慮,學習放鬆紓壓。現行育兒政策多聚焦幼兒福利,建議政府將現行育兒政策的受惠對象,從學齡前幼兒延伸至學齡兒童,並同步建立企業支援育兒的獎勵機制,藉此減緩家長壓力,透過各項育兒政策多管齊下,減輕經濟重擔,讓育兒更為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