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擊網友表示,在新生北路路段的高架橋下有明顯裂痕,目前已通報,請大台北地區有開車或搭車的網友們多加注意。
該文一度釣出結構技師現身說明,表示網友指的橋下裂痕並非「裂縫」,那邊的結構本來就不是連續的,因混凝土潛變問題造成變形過大,早期設計沒有電腦輔助,長期變形無法做精確估計,基本上無解,要根治只能重建。他並認為,目前台北市很多老橋都有這樣的問題,例如民權大橋也因為這問題改建,短期應沒有危險,切勿驚慌。
網友則認為,除了設計上的伸縮縫,兩旁也有明顯裂痕,且若以伸縮縫來說,這間距太大了,右邊有張力裂縫,左上有剪力裂縫,的確看起來不太妙。網友表示,新生高架是座很老的橋,政府一定有做定期監測,希望可以趕快安排個緊急監測,看一下數據是不是增加很多。
而網友今日凌晨也貼出民眾黨籍議員張志豪詢問新工處結果,新工處表示:
一、新生高架跨基隆河段,橋梁上部結構是採用懸臂工法施作,主跨的中間段則是二個懸臂端以鉸接的方式來做銜接,並設置橋梁的伸縮縫,為當時興建橋梁常見設計,並非損壞跡象。另外該橋段我們從110年起就有設置監測系統,來持續即時記錄橋梁受力與變形狀況。依照監測結果,監測數據長期呈現穩定的狀態,並沒有發現異常變化,顯示橋梁結構安全無虞。
二、旁邊的小裂縫為施工時模板灌漿的接縫痕跡,只是一個施王接縫,並非混凝土結構裂縫,所以也沒有結構安全的問題。
三、針對新生高架橋可能有一些裂紋的情況,目前都已經在施工修繕中,預計年底前會改善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