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炯程談颱風天後菜價飆漲,拿出「菜攤算數課」算給大家看,今天一簍高麗菜進貨價900元,整簍約50台斤,整理後只能賣出32台斤。光是成本就要28元一斤!如果賣35元,扣除工資、水電、租金等雜支,實際毛利只剩2位數,還不一定能全賣完。更慘的是週一買氣差,大家冰箱都還沒清完,市場幾乎注定賣不完。老闆們只好忍痛降價賣32元,一斤只賺4塊,毛利11%,「賣整天還不如工讀生一小時薪水多!」
他表示「賣菜不是提款機」,攤商說得直白又心酸,「颱風前要搶收,菜沒那麼漂亮;颱風後農地淹水、運輸卡關、菜量變少,價格自然調整。」更別說賣不掉的菜就只能爛,沒有庫存、沒有緩衝的現實。
對於被罵「菜蟲」他表示早已習慣,但賣菜人依舊堅守第一線,不論是颱風、地震還是疫情,他們始終站在攤位前。「只要你還要煮飯,我們就會在。」這不只是買賣,也是生計與尊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