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醫師表示,孩子在考前出現情緒和身體不適,是因為面對失敗的恐懼。有的孩子會逃避讀書、失眠、甚至和家人衝突。常見壓力來源有三種:一是來自父母、老師或自己的高標準;二是過去考差被罵的經驗;三是被拿來和其他同學比較,讓焦慮加劇。
推薦新聞:金城國中「精液豆漿」出題者竟是優良教師!起底曾上中國統戰節目
考前陪伴孩子,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話語,像是「這次很重要一定要考好」、「你不緊張我都替你緊張」、「你看別人多用功」這些話,其實只會增加孩子壓力。鄭醫師建議,與其要求孩子不焦慮,不如陪他們一起面對,學會平靜情緒。
想幫孩子抗焦慮,鄭醫師提供4招:
1.多傾聽孩子的擔心,不要說教
2.幫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可控制的事,例如複習與睡眠
3.練習正念放鬆法,像是腹式呼吸
4.放下「成績決定一切」的觀念,讓孩子知道「不管考得怎樣,爸媽都愛你」。
若孩子已嚴重影響生活,甚至出現自殘念頭,建議盡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