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看診的孩子有許多是因為考試壓力。」新竹身心醫學診所兒童青少年專科醫師鄭佳益表示,有些孩子因為焦慮而晚上睡不好、身體不適,或逃避念書,父母不知道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而造成衝突,而讓情況更加嚴重。

他分析,考前焦慮是一種正常但不容忽視的情緒反應,常見的三大心理壓力包括,「過高期待壓力」因父母、老師或自身的高標準,讓孩子覺得不能失敗;「負面經驗陰影」過去考差被責備經驗,造成恐懼與災難化;「同儕比較」被拿來與其他同學比較,焦慮加劇。

鄭佳益提及,父母在考前時期的陪伴態度非常重要,有時候會不自覺說出加劇孩子壓力的話語,如不斷提醒「這次很重要、一定要考好!」,以及拿兄弟姊妹或鄰居比較「你看人家多用功」,還有數落孩子「你不緊張,我替你緊張!」

推薦新聞:放寬中藥從業人員資格 藥界怒吼了!告邱泰源、蘇奕彰圖利

為此,他建議父母多傾聽與同理、引導思考、練習正念、放下成績迷思;鄭佳益強調,若孩子的焦慮情緒已經影響生活,例如睡眠困擾持續2週以上、拒學拒考、社交退縮,進而出現身心症狀,甚至自我傷害傾向等極端負面思惟,必須及早就醫。

不少會考考生壓力相當大。示意圖/攝影中心
不少會考考生壓力相當大。示意圖/攝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