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前夕,重症名醫陳志金在粉專上PO文,並放上一張自己和母親生前最後一次旅行的合成照,他表示五月大家都在沈浸在母親節的歡樂氣氛中,但對他來說,是個困難的月份,「我不喜歡過母親節,甚至可以說是我想逃避母親節。」

他表示母親在他17歲那年因心臟衰竭,要做瓣膜置換手術,但手術前一天不幸往生,他寫道:「那一天,是媽媽即將手術的前兩天,我因為要考試,那一天沒去看她,想說隔天考完試再去看她。結果就成了一輩子最大的遺憾!她在手術前一天就往生了!」

他表示家人們正在煩惱哪裡找媽媽的照片,可以沖洗成遺照時,竟然發現衣櫥內藏著一張有框的遺照。「原來,媽媽早就準備好了!這張是兩年前照的,可以看得出來,她的眼眶是紅紅的~每每想到她在為自己準備遺照時的孤獨悲傷情景,自己的眼淚也會不聽使喚的掉下。」陳志金醫師表示,更讓他自己自責的是,這遺照是在母親準備要手術時,去旅行後照的!

埋怨母親撇下家人任性獨旅 「 為自己辦了一次畢業旅行」

陳志金回憶17歲的他,很不能諒解,母親身體不好、家中家境也不好,「她為什麼堅持非得要去旅行不可?其實,那不過只是一趟從吉隆坡到檳城的旅行~原來,媽媽在為自己辦了一次『畢業旅行』!一個只有一個人的畢業旅行~一個回來就要拍遺照的畢業旅行!她貼心的安排這一切,因為她知道我們還小,一定不知道要怎麼安排... 而我,竟然當時還反對她去旅行....我無時無刻都在為自己的無知與不貼心,感到生氣~。」

即使過了30幾年,失去至親的痛,至今仍無法平復,「尤其是這個痛是伴隨著內疚與自責」。因此,陳志金醫師行醫生涯中,很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要設法解除家屬的內疚與自責。」他表示,當病人無法救治時,要記得救家屬,「關懷是唯一的處方」。

最後,他呼籲大家,「不要再找各種忙碌的理由了,回去陪媽媽過母親節吧!不然會遺憾的~」。

許多網友看了以後紛紛感動不已地說「感動!想哭~」、「好暖的阿金醫師,因為自己身歷其境,所以更懂得體諒病人家屬的心情」、「救家屬的這句話,很暖心」、「我也沒有媽媽的母親節第二年,思念」、「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份切心之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愛,永不止息」、「我也很想念媽咪,每年都想逃避母親節」、「對母親的愧咎、虧欠也一直深埋在我心深處,經過30幾年依舊無法翻頁」。

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