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過勞!無償加班常態化
調查發現,上班族每日實際工時平均為9.7小時,但心目中的理想工時為7.4小時,相當於希望縮減23.7%的工作時間;其中有16.5%的人每日工時超過12小時,長期處於高強度工作風險。
即使加班已成職場常態,仍有56%勞工表示無加班費,其中40%既無加班費也無補休,16%雖無加班費但有補休。另有57%曾被要求「打完卡再繼續加班」,形同無償勞動;加班原因以「工作量大、常做不完」最多,其次為上司要求,以及不敢比主管早走。
長期加班導致不少負面影響,依序為表示生活品質下降、感到工作壓力增加、缺乏與親人相處時間、情緒容易低落。此外,有66%勞工曾罹患職業病,其中70%自認尚未痊癒。

幸福指數3年新高 卻有3成靠舉債過日
儘管壓力沉重,受訪者對於「職場與生活幸福指數」平均給出61.2分,創三年新高。不過仍有57%自評身心狀況不健康,71%表示與親人、情人相處時間不足;31%更坦言目前負債高於資產,需靠舉債度日。
至於生活安全感,過半的勞工認為需累積至少千萬元資產才安心。yes123發言人楊宗斌指出,長工時、低薪化與通膨壓力,讓勞工難以累積有形財富,也失去無形的健康與家庭時光,恐進一步衝擊企業效率與國內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