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目前累計11例百日咳確診病例,其中4起為家庭群聚,創下6年來同期新高。對比過去5年,2020年至2024年同期病例數分別為4、0、0、0、2例。百日咳最容易攻擊3個月以下嬰兒,占病例數27%,其次為13-19歲青少年,占24%。由於嬰幼兒免疫力較弱,感染後風險較高,家長務必提高警覺,盡早為孩子接種疫苗。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高凌風獨子記取酒駕教訓 賓士車晾在家裡(狗仔直擊)
除了台灣疫情升溫,國際間百日咳病例也大幅攀升。日本今年確診數已突破3,500例,創2018年以來新高;中國1-2月累計9,900多例,雖低於去年同期,但2023年全年病例暴增14倍,達49萬多例;越南、韓國、美國也都出現病例數激增的情況,顯示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持續擴大。
疾管署提醒,百日咳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容易被忽略,可能因此延誤就醫,導致傳染給家中嬰幼兒或其他親友。常見症狀包括陣發性嚴重咳嗽、咳到發紫、咳嗽後嘔吐等。接種疫苗仍是最有效的防護措施,嬰幼兒應在2、4、6、18個月及入小學前按時接種疫苗。由於多數重症患者為未滿3個月的新生兒,疾管署建議孕婦於懷孕28-36週接種Tdap疫苗,讓抗體傳給胎兒,提供初期保護力。此外,家長與照顧者也應自費接種疫苗,降低家庭群聚感染風險。家中如有嬰幼兒,應避免出入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場所,確保寶寶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