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表示,市面上藥品分為3種,以下是其差異:

處方藥:需醫師開立處方,經藥事人員調劑後才能使用,如抗生素、降血壓藥、糖尿病用藥。民眾務必依醫囑及藥袋標示用藥,切勿自行停藥或調整劑量。
指示藥:無須處方,包裝上標示「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可在藥局或藥粧店購買,如解熱鎮痛藥、感冒藥。若症狀超過3天未改善,應立即就醫。
成藥:安全性高,民眾可自行購買。分為甲類成藥(僅限藥局或藥師駐店藥粧店販售,如胃藥、浣腸劑)和乙類成藥(可在超商、百貨、網路購買,如清涼劑、外用軟膏)。

推薦新聞:饗饗食物中毒|檢驗結果出爐!1人手部檢出「仙人掌桿菌」

隨著網購興起,食藥署提醒民眾,僅乙類成藥可在網路販售,且需標明「乙類成藥」字樣。像壯陽藥、減肥藥或來路不明的國外藥品,若在網路上販售均屬違法,消費者可能買到假藥,服用後若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無法申請藥害救濟,甚至觸法。

食藥署也分享購藥三大守則,幫助民眾遠離用藥風險:

藥品說明要看清:從外盒或藥品仿單確認藥品類別,或至食藥署「西藥、醫療器材許可證相關查詢」查詢。
專業諮詢最安全:有用藥需求時,應至醫療院所或藥局詢問藥事人員,依指示正確用藥。
拒買來路不明藥品:網購藥品要特別小心,勿購買無標示或非法販售藥品,避免傷身又觸法。
正確用藥才能守護健康!

食藥署強調,正確用藥與安全購藥息息相關,呼籲民眾透過正規管道取得藥品,並落實用藥安全,才能遠離健康風險,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