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級方程式(F1)新加坡大獎賽3日至5日登場,來自不同車隊的車手在濱海灣賽道(Marina Bay Street Circuit)一較高下。對全球富豪和遊客來說,這場活動不僅是賽車盛事,更是需要花上大把鈔票、社交與奢華生活的象徵。


馬來亞銀行(Maybank)經濟師李順榮告訴中央社,從可靠(reliable)、有盈利(profitable)以及具聲望(prestigious)等層面來看,新加坡被視為一個適合舉辦大型演唱會等活動的地方,這裡基礎建設完善,例如國家體育場可容納5萬人,而關鍵也在於連通性,公共交通規劃高效率,使觀眾能快速抵達演出場地。


李順榮指出,新加坡的航空布局連接性非常強,實際上也吸引了來自亞太地區其他地方的觀眾,許多人有能力特別飛來新加坡看展演,當然新加坡也具聲望,它有舉辦過許多大型活動的經驗,像是美國流行樂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開演唱會、自2008年起舉辦F1賽事等。


新加坡的「濱海灣街賽道」為F1一級方程式第一條夜間競賽用的賽道,吸引大批賽車迷蜂擁而至,近距離感受高強度街道狂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羅啟鋒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以去年為例,假設約24萬人參加F1賽事,而每人平均在旅宿、餐飲等方面花費新幣1800元,如果加上乘數效應,那麼每年帶來的效益相當可觀,而且相對穩定,因為F1賽事每年都在新加坡舉辦。


羅啟鋒指出,很多時候這些資金會流向本地企業,以F1賽事為例,根據統計約有90%的資金會進入本地產業,這對於本地的中小企業非常有幫助,因為他們獲得這些收益後,可以進行培訓、採購或是投入其他方面的發展。


李順榮指出,F1每屆比賽可帶來新幣1.3億元的額外觀光收入,主要集中在餐飲、旅宿服務上,因此對於就業來說,乘數效應是存在的,F1確實創造了工作機會;長期來看,新加坡逐漸定位為活動型目的地,使整個旅遊產業的就業規模,也有擴張空間。


「旅遊業對新加坡的作用,是為國家建立更多元的經濟支柱,使經濟較能抵禦全球貿易波動、貿易放緩和金融週期等影響」,李順榮表示,MICE活動帶來溢出效應,舉辦更多MICE活動能提升新加坡的品牌形象,進而吸引更多活動到來,也有助於展示本地企業的實力,政府希望本地中小企業及新創企業具備全球競爭力,並能拓展海外市場。


MICE是指會議(Meeting)、獎勵旅遊(Incentive)、大會(Convention)和展覽(Exhibition)等4種業務的總稱。(中央社)

F1新加坡大獎賽3日至5日登場,來自不同車隊的車手在濱海灣賽道一較高下。圖為法拉利車隊車手韓密爾頓(螢幕上右2)等人現身與粉絲互動。圖為3日活動開幕時的車手互動環節。 中央社
F1新加坡大獎賽3日至5日登場,來自不同車隊的車手在濱海灣賽道一較高下。圖為法拉利車隊車手韓密爾頓(螢幕上右2)等人現身與粉絲互動。圖為3日活動開幕時的車手互動環節。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