緹莉諾伍德這位AI演員的荷蘭創作者,聲稱這位合成表演者正與經紀公司洽談合作,掀起爭議。
乍看之下,緹莉諾伍德就像是一位年輕、有抱負的女演員,她的社群媒體上有一系列照片,還展示了一段完全由 AI 生成的喜劇短片,影片描述她帶有「鄰家女孩的氣質」。緹莉的創作者在她的頁面上寫道:「我可能是 AI,但此刻我正感受到非常真實的情感,「我對接下來的發展感到無比興奮!」
然而,美國演員工會(SAG-AFTRA)發表聲明指出:「緹莉諾伍德不是演員,而是透過電腦程式生成的一個角色,而這個程式是以無數專業表演者的作品訓練出來的。她沒有任何生活經驗可供借鑒,也沒有情感,從我們所看到的來看,觀眾對與人類經驗脫節的電腦生成內容並不感興趣。」
這位AI演員由荷蘭演員兼喜劇演員艾琳范德費爾登(Eline Van der Velden)創造,她表示希望緹莉諾伍德成為「下一個史嘉蕾喬韓森」。
緹莉的IG包含一些仿造的試鏡大頭照,以及對 BBC 節目的惡搞廣告,其中甚至將她合成在 BBC《葛拉漢諾頓秀》的明星沙發上。
AI使用曾是好萊塢罷工潮主要議題
面對好萊塢的憤怒與反彈,荷蘭創作者在緹莉的IG回應稱,這一創作「不是要取代人類,而是一項創意作品——一件藝術品」。
她寫道:「創造緹莉對我來說是一種想像力與工藝的展現,就像是繪製一個角色、撰寫一個角色或塑造一場表演。」並補充說這類創作應被視為「屬於自己的類型」,而非與人類演員直接比較。
AI技術一直是好萊塢爭議焦點,也是兩年前罷工潮的核心議題之一,當時編劇和演員要求獲得對該技術的保護。
在針對緹莉諾伍德的聲明中,SAG-AFTRA 提醒經紀公司與片商,若在項目中使用緹莉,可能會引發違反 2023 年罷工協議保障的問題。工會表示:「這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反而製造了新的問題:利用被竊取的表演來取代演員,危及表演者生計並貶低人類藝術價值。」
女演員兼導演娜塔莎雷昂(代表作《撲克臉》、《勁爆女子監獄》與《俄羅斯娃娃:派對迴旋》)直言,任何與緹莉諾伍德合作的經紀公司都應被抵制,「任何參與其中的經紀公司都應被所有工會抵制」,她目前正與「倫理 AI」合作拍攝一部由真人演員主演的電影,並痛批此舉「極度錯誤與令人不安」。
奧斯卡提名女星艾蜜莉布朗特(Emily Blunt)則在接受《Variety》播客採訪時稱,這項創作令人恐懼,她看到緹莉的影片後說驚呼:「那是 AI?我的天啊,我們完蛋了,真的太嚇人了,拜託經紀公司,不要這麼做。請停止。請不要奪走我們的人類連結。」
在美國脫口秀《The View》上,奧斯卡得主琥碧戈柏表示,觀眾能分辨真人與合成表演者的差異。她對 AI 會奪走演員工作持懷疑態度,因為「我們的動作不同,我們的臉部表情不同,我們的身體也不同」。
雖然緹莉諾伍德的 Instagram 已經活躍數月,但她的存在本週才在好萊塢引起轟動,此前《Deadline》報導了她的創作者於週末在蘇黎世的一場峰會上發表的演講。
據《Deadline》報導,范德費爾登於週六介紹了她的 AI 製作工作室以及新的 AI 經紀公司「Xicoia」,並暗示好萊塢的片商和經紀公司其實早已在暗中接受 AI。她告訴與會者,未來幾個月將會有關於高知名度項目使用 AI 技術的公開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