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報導,中國9月1日起強制社保,對多數企業來說將增加用人成本。當前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各界議論,中國社會接下來將進入「中年裁員、老年上班」的奇特景象。


新加坡聯合早報25日報導,隨著社會保險繳納變嚴,中國社群媒體上出現一些段子,像是「22歲上崗,35歲下崗,50歲再上崗,奇特的中國職場」。一邊是中年求職者面臨到手薪資縮水、甚至被裁員的雙重壓力;另一邊,無須繳納社保的退休人員,反而成為企業爭相招募的對象。


中國最高法院8月初公布企業和員工間任何不繳社保的私下協議都無效的解釋,並從9月1日實施,這之後,「麥當勞招聘退休員工」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儘管中國麥當勞迅速澄清,招聘退休員工並非新做法,但聯合早報查詢多家求職網站和社媒平台發現,相關職位涵蓋餐廳服務員、店員、檔案員、財務、安保等多個領域,月薪從人民幣3000元至6000元(約新台幣1萬2600元到2萬5200元)不等,其中不少招聘啟事發布於8月的前兩週,即最高法司法解釋發布後。


報導指出,對於餐飲、零售等薄利小微企業而言,招聘退休人士的經濟效應很清楚。以上海為例,雇用普通員工每月企業社保支出約2800元,即便按照當地最低月薪標準2740元計算,用人單位每月也須支出至少5540元。而退休人員因無須繳納社保,直接節省近一半人力成本。


報導引述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副教授傅方劍說,強制社保實施後,勢必引發多方博弈。用人單位與員工之間,可能需要重新分攤社保成本;員工可能因此跳槽;企業可能轉而招聘無需繳社保的退休人員,甚至有部分小微企業因成本壓力難以為繼,被迫關停。


但他表示,儘管招聘退休員工在短期內能降低開支,但也可能帶來生產效率下降等隱性代價。


他肯定強制社保的好處是提升了勞動力的基本保障,有助於擴大內需、推動國內大循環,但這樣的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和系統性努力。中國若要真正邁入發達國家行列,前提是讓老百姓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