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報導,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在美國斡旋下簽署和平協議;俄羅斯今天對此表達審慎樂見之意,但俄國在該區的盟友伊朗拒不接受美國總統川普支持的運輸走廊修建構想,揚言將動手封鎖。


法新社報導,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都是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雙方8日在華府簽署和平協議,結束長達數十年的衝突,但協議的細節和約束力尚不得而知。


這起由美國斡旋的協議,內容包括修建一條橫跨亞美尼亞的運輸走廊,用以連接亞塞拜然與其飛地納希契凡(Nakhchivan),讓亞塞拜然長期以來的訴求得以達成。


美國將擁有這條走廊的專屬開發權,白宮表示這將進一步促進能源及其他資源的出口。這條地處戰略意義重大且資源豐富的地區的走廊,取名「國際和平繁榮的川普路線」(Trump Route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Prosperity, TRIPP)。


然而,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兩國的南鄰伊朗,公開表示不會允許國界出現這類走廊。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顧問維拉雅蒂(Akbar Velayati)告訴塔斯尼姆通訊社(Tasnim News Agency)說:「這項計畫一旦實施,南高加索地區(South Caucasus)的安全將受到威脅。」


他進一步指出,這條計劃中的走廊是「不可能的構想,不會實現」,且這個地區恐將成為「川普傭兵的墳場」。


伊朗盟友俄羅斯也提出類似看法,說莫斯科當局將「進一步分析」這條走廊的相關條款,並指出俄羅斯、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已有三方協議存在,目前各方都未退出。


俄國外交部說:「各方不該忘了,亞美尼亞與伊朗之間的國界是由俄國邊防人員看守。」


路透社報導,伊朗外交部稍早對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達成協議表示樂見之意,稱其為「邁向持久區域和平的重要一步」,但也對外國干預行為示警,尤其是伊朗邊境附近任何可能「破壞區域安全與永續穩定」的外國干預行為。


分析人士與內部消息指出,伊朗已因自身爭議核子計畫遭受美國日增的壓力,再加上6月與以色列爆發的12天戰爭後續影響未平,目前欠缺足夠軍力封鎖這條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