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英特爾以其18A製程生產其新一代高階筆電處理器Panther Lake的計畫遭遇重大障礙,今夏良率仍僅10%,使得這款晶片的利潤堪憂。


英特爾虧損嚴重,光是2024年就虧損高達187.6億美元(約台幣5608億元),如果Panther Lake虧本上市,對營利目標恐雪上加霜。


中央社報導,英特爾原本專於設計及生產自家晶片,並將部分生產工作外包給台積電。如今英特爾希望加強事業版圖,成為能與台積電較量的晶片代工業者,但前提是要能與這家原本的主要供應商縮短技術差距。


儘管18A製程去年的早期試產表現令客戶失望,但英特爾其後表示,18A進展順利,可在今年開始大量生產Panther Lake晶片。


Panther Lake內含新一代電晶體,且供電方式更有效率。英特爾期望藉由以18A製程生產這款先進的自家設計晶片,來吸引外界對其晶圓代工業務的興趣。


然而,聽取過去年底以來英特爾試產數據簡報的2名人士透露,過去一段時間生產的Panther Lake只有小部分比例足夠好到能供應給客戶。如此的良率意味,英特爾短期內可能難以讓這款晶片獲利。


英特爾今年4月表示,已開始對18A製程生產Panther Lake晶片採取重大的「風險試產」(risk production)步驟;到了5月,英特爾也在台北國際電腦展上展示數款搭載Panther Lake的筆記型電腦。不過問題依舊存在。


報導指出,晶片製造商計算良率的方式之一,是測量1顆晶片上每塊區域的瑕疵數量,而根據晶片設計的不同,算法也各異。

 

英特爾近年未能獲利。路透社
英特爾近年未能獲利。路透社

但上述2名消息人士表示,依業界標準來看,目前產出的Panther Lake處理器瑕疵多了約3倍,使得英特爾無法開始大量生產。


根據這些人士說法,去年底英特爾生產的Panther Lake只有5%達到應有規格。其中1名人士透露,到了今年夏天,良率也只改善至10%左右。


但這名人士提醒,英特爾可能宣稱更高的良率,若是計入未達到每項效能目標的產出晶片。路透社目前無法指出確切良率。


2名知悉英特爾製造業務的人士表示,若要讓Panther Lake在今年第4季上市,大幅提高良率會是艱鉅任務;若無法實現應有改善進度,英特爾恐怕得讓一些晶片以較低利潤甚或虧本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