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5月公布民意調查顯示,特首李家超評分僅得46.1分,對政府表現表示滿意的受訪者僅占19.4%,而不滿意者則為38.2%。

香港親北京媒體大公報7月30日在頭版報導稱,這項民意調查結果與其他媒體同類調查相去甚遠,引起社會爭議。

報導稱,「大公報深入調查,發現該研究所的骨幹竟然有反華推手侯儒楷(Morton Holbrook)以及『台獨分子』蕭新煌」。

報導又稱,蕭新煌長期擔任台灣多個政府要職,包括所謂「總統國策顧問」等,他頻繁在媒體及網路上唱衰和抹黑中國大陸及香港特區,引發網民不滿,質疑「這樣的人在民調機構是否合適?」

據報導,中文大學發言人回覆大公報詢問表示,侯儒楷、蕭新煌都是無給職的名譽高級研究員,將會中止其聘約,會嚴格遵守香港國安法。

總統府資政、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新煌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首度對此回應。

蕭新煌說,看到報導時的反應是「終於來了,終於找到藉口了」。大公報「聯想力很強,找藉口的急迫性也很強」,民調不符他們的意,就牽扯到國家安全。

蕭新煌認為,這背後是北京方面針對香港學術界的整肅,「只是牽連到我這裡來」。

蕭新煌說,自己跟香港亞太研究所的合作已經20、30年了,從來沒有參與他們的民調,做的是台港研究。由於過去的合作關係很好,基於禮貌,對方繼續聘他為榮譽資深研究員,他也就基於禮貌繼續答應,但其實最近7、8年已經沒有什麼具體的合作。

蕭新煌提到,他已經10多年沒去過香港了。「從1996年我當李登輝總統的國策顧問,他們就對我另眼看待」,2000年後去香港就面臨麻煩,但學術圈的朋友還是會想辦法。到了2016年,他即使是去澳門開會都被拒絕入境,當時總統蔡英文剛上台,他接任資政。

蕭新煌說,香港中文大學到現在沒有人聯繫他,「我想他們也是被(大公報)突擊,只好做出回應」。他認為自己可能就是到期不再續聘,也可能被提前中止聘期,「無所謂啦,我可以理解」。

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官網榮譽職名單,現在已經看不到蕭新煌的英文名字。

對於大公報扣他「台獨分子」的帽子,蕭新煌說:「它隨便扣的,但我也不會反駁說我不是,那不是自失立場嗎?重點是北京要肅清香港的學術界。」

蕭新煌說,從這次事件可以看出,學術自由在香港已經是一個奢侈,「我更同情香港學術界、大學的處境」。

在香港,民意調查已經成為敏感工作。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今年1月遭警方國安處人員帶走,前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則是在去年12月被國安處通緝。民研所前身是香港民意研究計畫,早年隸屬於香港大學,2019年鍾庭耀自港大退休,其後自行註冊成立民研所並擔任主席。

針對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民調事件,陸委會發言人梁文傑昨天在例行記者會說,台灣不會因為某一家媒體或某一個民調單位所做民調對政府的滿意度偏低,就把它視為違反國家安全,這就是「港版國安法」通過後香港的現況。(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