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施凱爾的聲明是在召開緊急內閣會議後發表,標誌著其立場的重大轉變,也反映出英國政府在政治上承受的龐大壓力,尤其是英國民眾對於來自加薩、兒童挨餓的畫面感到震驚與反感。

施凱爾表示,英國不會立即承認巴勒斯坦國,但將作為一項更廣泛的歐洲行動的一部分,與其他國家共同推動結束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這場毀滅性的戰爭。英國此舉追隨法國的腳步——法國上周已宣布,將於九月承認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

英國的決定將加深以色列在外交上的孤立,尤其在以色列於三月放棄與哈瑪斯的停火協議、重新對加薩發動軍事攻勢之後。鑒於英國在中東的歷史地位與外交分量,這項決定也具有重大的象徵意義。

英國是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中第二個採取此舉的國家(成員還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和義大利)。英國在以色列建國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早在1917年便發表《貝爾福宣言》,表示支持在當時的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人民的民族家園」。

據多位官員透露,施凱爾過去對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一直抱持保留態度,部分原因是他認為這是一種「表演式」的姿態,無助於改變實際情勢,甚至可能使以哈雙方的停火談判更加複雜。

然而,隨著以色列限制人道物資進入加薩導致飢荒加劇,各界的警告聲浪改變了施凱爾的計算。超過250位國會議員,包括眾多工黨成員,聯名致函施凱爾與外交大臣蘭米(David Lammy),呼籲英國在本周以兩國方案為主題的聯合國會議上,承認巴勒斯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