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天針對高虹安及24名國民黨立委舉行罷免投票,另針對7人於8月23日投票,總計31位藍委面臨罷免,創台灣民主史上最大罷免規模。《外交政策》表示,這波罷免行動可說是全球「相對模糊民主機制的空前實驗」,引發國際關注。

《外交政策》與《Gzero Media》都提出,這場大罷免是台灣民主的一大試金石,史無前例震撼全球。這項機制雖源自孫中山,卻未曾用於全國立委,現在成為全球民主制度的罕見實驗。

《南華早報》指出,這場民主對決將測試反中情緒是否仍是島內政治分歧的核心力量。若罷免成功,將使民進黨有機會重掌立法院,進行國防預算等關鍵立法。

《彭博》分析,中國不太可能在罷免投票日有太激進行為,以免影響結果。不過若綠營重新掌控立法院,批准大幅提高國防開支,北京當局可能透過軍演等進一步對台灣施壓。

《CNN》分析,大罷免投票結果將決定賴清德是否會淪為「跛鴨總統」,以及民進黨能否推行美國支持的政策。

《金融時報》指出,若國民黨慘敗,朱立倫恐無法再角逐秋天的黨主席選舉,而「務實、有潛力重塑國民黨形象」的盧秀燕,可望脫穎而出,成為2028年總統大選的藍營共主。

台北支持大罷免的民眾。路透
台北支持大罷免的民眾。路透
選前之夜支持藍營的民眾。路透
選前之夜支持藍營的民眾。路透
民眾對大罷免表態。路透
民眾對大罷免表態。路透
選前之夜民眾戴上口罩表達立場。路透
選前之夜民眾戴上口罩表達立場。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