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政府7月1日在首相官邸召開中央防災會議,決議通過《南海海槽地震防災對策推進基本計畫》,目標在未來10年內,也就是在2035年前,能在發生重大災害時,大幅降低死亡人數。


日本政府所防備的是南海海槽大地震,南海海槽是位於菲律賓海板塊,以及與歐亞板塊交界的隱沒帶,根據科學家的估計,約每90至150年就可能發生一次強烈地震。


這次訂定的最新的防災計畫,希望能在未來10年內,透過全面消除耐震性不足住宅、全國所有基礎地方自治體避難所環境,達成國際標準100%等措施,能達到將預估死亡人數減少約8成,以及將全毀或燒毀建築物數量,減少約5成的總目標。


雖然日本正值與美國川普政府協商關稅的最後緊要階段,日本首相石破茂仍在百忙中參加會議。他提出這次的《南海海槽地震防災對策推進基本計畫》,必須從減輕地震與海嘯直接損害的「守護生命」對策,以及防止避難期間健康惡化的「延續生命」對策等二大方向著手,作為應完成工作事項的重點。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政府7月1日在首相官邸召開中央防災會議,決議通過《南海海槽地震防災對策推進基本計畫》,目標在未來10年內,也就是在2035年前,能在發生重大災害時,大幅降低死亡人數。


日本政府所防備的是南海海槽大地震,南海海槽是位於菲律賓海板塊,以及與歐亞板塊交界的隱沒帶,根據科學家的估計,約每90至150年就可能發生一次強烈地震。


這次訂定的最新的防災計畫,希望能在未來10年內,透過全面消除耐震性不足住宅、全國所有基礎地方自治體避難所環境,達成國際標準100%等措施,能達到將預估死亡人數減少約8成,以及將全毀或燒毀建築物數量,減少約5成的總目標。


雖然日本正值與美國川普政府協商關稅的最後緊要階段,日本首相石破茂仍在百忙中參加會議。他提出這次的《南海海槽地震防災對策推進基本計畫》,必須從減輕地震與海嘯直接損害的「守護生命」對策,以及防止避難期間健康惡化的「延續生命」對策等二大方向著手,作為應完成工作事項的重點。

 

日本首相石破茂主持中央防災會議。路透社資料照片
日本首相石破茂主持中央防災會議。路透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