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號的選擇通常展現對前教宗的敬佩,同時暗示自己進步或傳統的立場。梵蒂岡專家艾倫(John Allen)表示:「名號的選擇可以成為新教宗透露想成為何種教宗的第一個訊號。」

新教宗選擇「良十四世」作為名號,象徵他有意延續「良十三世」的精神。根據中央社,良十三世在1879年至1903年任職,曾堅定捍衛勞工權益,最為人所知的是在通諭中譴責「工商業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少數富豪和財閥,從而對無數無產階級施加近乎奴役般的枷鎖」。

梵蒂岡專家暨作家馬比耶(Francois Mabille)表示,良十三世專注於社會訓導,關懷社會,「當時是1891年,問題在於社會正義,攸關勞工的問題」。

良十四世的名號選擇顯示「這個主題將再次被提起,不僅與過度全球化有關,也與人工智慧等更廣泛的社會議題有關」。

史上首位使用「良」作為名號的是第45任教宗「良一世」,他在西元440至461年擔任教宗,促進和平文明。根據《BBC》,452年良一世會晤匈奴國王阿提拉時,聖彼得與聖保羅曾奇蹟般顯靈,讓阿提拉放棄入侵義大利的計畫,這段軼事後來還被文藝復興畫家拉斐爾畫入壁畫。

教宗良十三世。翻攝自X 
@deusimpera
教宗良十三世。翻攝自X @deusim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