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引述報導指出,美國前總統川普4月宣布對中國加徵對等關稅以來,中國公開強烈譴責,並聲稱不會屈服。但根據三位了解中國政府內部思路的消息人士透露,中方開始出現讓步,主因之一,是多項訊號顯示,中國企業正面臨嚴峻的經營壓力,家具、玩具與紡織等產業已出現立即性衝擊。中國業者難以迅速開拓替代美國的大型市場,開發中國家的消費力不足,也使得出口轉向困難重重。

此外,中國主要貿易夥伴如越南、印度與日本近期皆與美國展開經貿談判,使北京擔心若持續缺席,恐將在全球貿易重塑中被孤立。

儘管如此,中美重新接觸的過程仍具高度複雜性。報導提到,北京對美方4月底致函中國政府機構、要求其加強打擊芬太尼前驅物質的行動感到不滿,認為信函語氣「傲慢」。該信函援引美國國會報告,指控中國對出口商提供稅務優惠與補貼,助長芬太尼原料的流通。信中並要求中國在《人民日報》頭版刊登相關整頓措施,並透過黨內通訊強化宣導,引發中方反感。

根據消息人士,北京對此次瑞士會談期望不高,內部甚至將其定位為只是一次會議,主要目的是釐清美方的訴求與底線,特別是在川普與美國高層近期對中釋出多項矛盾訊息後。

報導表示,中國決定派出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會談,何是習近平的親信,這滿足了美國與能直接接觸習近平的高級官員進行實質會談的要求,也避免讓中國領導人陷入尷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