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的「星戰日」貼文,將川普的政治對手稱為《星際大戰》宇宙中的反派「西斯大帝」,但圖片中的光劍卻是紅色的——紅色光劍傳統上只屬於像達斯維達(黑武士)這樣的黑暗勢力角色。光明面的原力使用者幾乎一律使用藍色或綠色光劍,僅有少數例外(例如絕地大師魅使雲度的光劍就是紫色)。
星戰迷可譏笑川普的馬屁精們連基本的星戰知識都缺乏,但隔天川普在他的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寫道:「美國的電影產業正以極快的速度衰敗。其他國家提供各種誘因,把我們的電影製作人與電影公司吸引離開美國。好萊塢,以及美國境內的許多地區,都被摧毀了。」他甚至以「國安威脅」來形容,接著他宣布「對所有在國外拍攝的電影徵收100%的關稅」,並表示「已授權商務部與美國貿易代表立即啟動」相關程序。
也許,川普的用意真的有如變節的黑武士達斯維達一般不單純?到底他是真心要出手拯救美國傲人的影視工業?還是要毀了反他的好萊塢?
好萊塢與業界反應
根據CNN指出,多位電影製片人與好萊塢的投資人對於川普宣布要對在美國境外製作的電影徵收100%關稅一事,感到極度困惑,甚至可說是震驚不已。
業界刊物《綜藝日報》也表示「從低成本獨立製片到大型商業大片」,如今都有許多是在英國、法國、德國與匈牙利等國拍攝,並形容「歐洲影視業同樣一片震驚與錯愕」。
多位電影製片廠與串流媒體產業的高層接受採訪時私下表示,他們簡直怒不可遏,因為他們認為川普根本沒考慮到這項提案的後果,這可能會摧毀一個標誌性的產業。
一位業界人士表示:「乍聽之下,這讓人震驚,這幾乎等同於讓電影製作全面停擺,但實際上,他根本沒有執行這項政策的管轄權,而且這太複雜,根本無法強制執行。」
但也有人持較開放的態度,認為川普是在引發一場關於「外流製作」(runaway production)這個真實問題的對話——這種現象已導致許多美國影視製作產業的從業人員失業。
然而,針對電影徵稅的提議,卻讓原本就不穩定的影視產業雪上加霜。隨著投資人試圖解讀川普模糊不清的言論,Netflix 及其他大型娛樂公司的股價在周一出現下跌。
舒爾斯指出,在海外拍片的成本有時可以便宜許多,因此一項全面性的關稅「可能讓電影產業陷入停擺——而這正是好萊塢在經歷了雙重罷工與內容蕭條後最不需要的事」。

為何好萊塢近來紛紛到海外拍攝?
奧黛麗赫本與葛雷哥萊畢克主演的膾炙人口經典電影《羅馬假期》在50年代初期籌拍時,導演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突發奇想,決定將這部電影拉到義大利實地拍攝,而不是像當時幾乎所有好萊塢電影那樣選擇在攝影棚內拍攝。當時派拉蒙影業反對,義大利觀光部反對,幾乎所有人都反對。但惠勒堅持己見,於是我們才得以看到赫本與畢克騎著偉士牌(Vespa)奔馳在羅馬街頭,還有無數關於安妮公主的經典場景。
就在那時,現代的全球好萊塢的模式於焉成型。美國電影公司開始緩慢但穩定地將拍攝地點移往海外,先是義大利,接著是英國。到了1990年代,英國與澳洲開始積極以誘因吸引拍攝製作;2000年代,匈牙利、西班牙與其他歐洲國家也紛紛仿效。如今情況完全反轉:不再是導演必須苦苦爭取出國拍片,而是電影公司與外國政府搶著吸引拍攝,反倒是導演若想回美國拍片還得據理力爭。
分析指出,美國的演員和導演通常傾向於在家鄉附近工作,但舒爾斯表示:「事實是,對好萊塢片廠來說,讓所有人搭飛機、住飯店都比較划算,因為海外的勞工成本、稅務優惠、以及拍攝條件整體便宜太多了。」

他是不是只是在報復好萊塢不投票給他?
川普天外飛來的作法,帶來的問題就是:無論是貨幣疲弱帶來的成本優勢,還是政府提供的各項補貼,這些在海外拍攝所帶來的所有優惠,都會被這項嚴厲的懲罰稅抵銷。川普的邏輯似乎呼應了他發動的「對等關稅」:電影公司將不再有動機在海外製作,轉而回到美國本土拍片,如此一來,數以千計的劇組職位與經濟效益就能重回美國。
但業界也提出質疑:電影產業並不等同於其他產品。這項消息也引來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川普能否針對「服務」徵收關稅?(畢竟電影不是貨物,沒有「入境港口」。)但或許更基本的問題是:川普是否真正了解電影產業的本質,還是根本不在乎?
川普發布貼文後,周一在白宮表示,會在做出最終決定前與好萊塢高層會面,「我們會與這個產業會談;我希望他們對這件事感到滿意」。
他就任總統時,任命了強沃特(Jon Voight)、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與席維斯史特龍(Sylvester Stallone)三位男星為好萊塢代表,但這一職稱實際上代表什麼始終不明。
據知情人士透露,川普上周末與強沃特在海湖莊園會面,討論重振美國影業的計畫。據悉強沃特與經紀人史蒂文保羅(Steven Paul)正致力於這項計畫,其中包括稅收優惠,但並未特別提到新關稅。
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表示:「尚未就對外國電影徵收關稅作出最終決定,但政府正探索一切可能,以履行川普總統在維護我國國家與經濟安全方面的指示,並讓好萊塢再度偉大。」
白宮提及「一切選項」的說法或許能稍稍安撫市場情緒,因為好萊塢的遊說人士長期以來一直呼籲採取「胡蘿蔔政策」(如聯邦電影稅收減免),而不是「大棒政策」(如懲罰性關稅)。
目前有許多電影在加拿大拍攝,也讓業界懷疑當愛記仇的川普說:「其他國家一直在偷走我們的電影製作能力,」顯然是指愈來愈多電影在加拿大等國拍攝。
一些影視業高層懷疑川普此舉是否在針對加拿大,許多美國電影因為那裡的稅收補貼而選擇前往拍攝。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甚至問道:「他是不是只是在報復好萊塢不投票給他?」
還有一位主管質疑川普是否真的了解現代電視與電影的製作流程:「有人告訴他這會對《007》、《哈利波特》、《沙丘》造成什麼影響嗎?我們還能去哪裡拍《艾蜜莉在巴黎》?」

「我來不是為了拯救好萊塢,而是為了埋葬它。」
Deadline網站找來曾任派拉蒙與迪士尼高層主管、福斯電影娛樂董事長兼執行長與奧斯卡提名電影製片梅卡尼克(Bill Mechanic)分析,他毫不客氣指出,「他根本無意幫助電影產業。他想要的只是再點燃一場垃圾堆大火,以此轉移外界對他關稅政策所引發混亂的注意」。他還引用馬克安東尼(Mark Antony)的話來改寫,表示川普真正的內心OS可能是:「我來不是為了拯救好萊塢,而是為了埋葬它。」
梅卡尼克針對川普所說的「國家安全受到威脅」觀點說起,表示他製作或監製過數百部在海外拍攝的電影,甚至為此在澳洲和墨西哥建造了攝影棚。除了中國會要求嚴格的合拍條件外,從來沒有任何外國政府對這些電影的政治內容提出過任何評論。沒有要求修改、也沒有提出任何意見。
梅卡尼克繼續表示:「這個提案看起來不是經過深思熟慮,而是脫口而出的胡説八道,它所謂的解決方案並未解決任何實質問題,只是為了博取頭條與製造噪音,而不是讓事情變得更好。這一切都是川普「復仇之旅」的一部分。他要摧毀任何沒有向他低頭的人或事。不管是選民、律師事務所、教育機構,現在她才不是來救火的人,他才是點燃火焰、準備燒毀好萊塢的那個人。」
川普提出的這個所謂「補救方案」會造成什麼潛在傷害?梅卡尼克表示,幾乎沒有任何一部獨立電影可在沒有補助的情況下完成。因為現在的電影產業一片混亂——大型片廠和串流平台摧毀了戲院上映這個最關鍵的發行模式,也重創了國際市場。這代表每一分節省下來的成本都至關重要,也可能是一部電影能否開拍與被迫腰斬的差別。
梅卡尼克繼續表示,獨立製作仰賴的是補助,不是關稅戰爭。有多少產業正在被關稅摧毀?小型製片公司和獨立製片人可能會因此走向滅絕。大型製片廠與串流平台也許能撐過這道命令,但他們可能會縮減製作規模,因為成本變高。迪士尼、華納、環球和索尼只會拍那些「穩賺不賠」的案子,將讓創作邊緣地帶進一步萎縮,而現在那塊空間已經所剩無幾。
他點出,Netflix 與其他串流平台的成長如今多數來自海外,他們為了因應各地市場需求,早已將大量預算分配給國際製作。這項命令對他們而言打擊會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