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尼以自由黨領袖身分,發表措辭強烈的言論,並向分裂的加拿大發出團結的訊息,承諾將「代表所有稱加拿大為家的人」。他說:「正如我幾個月來所警告的那樣,美國想要我們的土地、資源、水資源和我們的國家。但這些並不是空洞的威脅。川普總統正試圖摧毀我們,好讓美國可以控制我們。那永遠不會發生。」

他重申在競選期間的說法,指出加拿大與美國的關係已經「徹底改變」。他指出「我們已經從美國的背叛中恢復過來,但我們絕不應該忘記其中的教訓。我們必須為自己爭取利益,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彼此照顧」。

加拿大選民已連續第四次將自由黨送上執政位置,但目前尚不清楚卡尼是否贏得多數席次,抑或需要聯合其他政黨共同執政。

若要組成多數政府,政黨須取得 172 個席次。CNN 旗下的 CTV 預測自由黨將組成少數政府,CBC 則表示目前判斷是否取得多數還言之過早。

保守黨領袖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承認敗選,表示卡尼贏得足夠席次,將組成一個「極其脆弱的少數政府」。

60 歲的前央行總裁卡尼自從上個月以壓倒性優勢接替前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成為自由黨領袖以來,掀起了強烈的反川普浪潮。他公開反對美國總統將加拿大納為「第 51 州」的威脅,並將捍衛加拿大主權作為其主要政見。

杜魯道因民調低迷、生活成本危機以及內閣叛變在今年 1 月辭職,當時波利耶夫一度被看好勝選。

然而,川普對加拿大商品加徵關稅以及威脅其主權,使這場選舉迅速轉變為一場對美國總統的公投。

波利耶夫表示,保守黨將與卡尼及其他政黨合作「捍衛加拿大利益」並「保護我們的主權」。他表示:「當我們面對來自川普總統的關稅與其他不負責任的威脅時,我們將始終以加拿大為優先。」

 

卡尼曾協助加、英走出金融危機

卡尼在成為總理之前從未擔任過任何政治職位,但其數十年的金融經驗讓他在全球危機與動盪時期扮演了關鍵角色,包括在 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引領加拿大經濟走出困境;作為英國央行總裁期間,協助英國度過脫歐難關——他表示這與美國面臨關稅問題時的處境極為相似。

卡尼自上任以來便強調,加拿大需要走出美國影響的陰影,開創自己的道路。整場選舉中,他將自己定位為能在劇烈動盪中帶領加拿大經濟穩步前行的政治中間派專業人士。

川普對加拿大出口徵收的關稅,對該國經濟與長期穩定構成嚴重威脅。美國總統對加拿大鋼鐵、鋁、汽車及零部件加徵 25% 關稅,並威脅對藥品與木材徵稅,這些行為已嚴重衝擊加拿大企業,並使該國瀕臨經濟衰退。卡尼並未粉飾現實,坦言加拿大將面臨「艱難時期」,就業市場將承受壓力。

但他也承諾要「在這個國家重新建設一切」,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包括興建新住宅、新工廠,以及尋找潔淨與傳統能源的新來源。

卡尼並未排除繼續與川普對話的可能,但他也積極與更「可靠」的盟友深化關係。他首度出訪選擇前往歐洲,這一非常規舉動,期間他與法國及英國官員會談,加強安全、軍事與經濟合作。

在周二清晨的勝選演說中,卡尼表示,當他與川普會晤時,「將是為了討論兩個主權國家未來的經濟與安全關係。」

「而且這將是在充分意識到:除了美國之外,我們還有許多其他選項,可以為全體加拿大人創造繁榮。」

專家指出,許多加拿大人認為卡尼是能在與長期盟友的貿易戰中引領國家的最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