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這將對全球數百萬人產生嚴重後果」,她表示如談判失敗,已準備好反制,並且正在敲定對鋼鐵關稅的首輪回應措施。
中國:承諾將對此舉採取「堅決的反制措施」,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敦促美國立即取消其單邊關稅措施,並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與貿易夥伴之間的分歧。
日本:日本政府發言人、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已對美方表達遺憾至極之意,強烈要求美方重新調整措施。」
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表示:「必須果斷且強而有力地行動。」
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說:「問題不是你對我徵收關稅,我就對你徵收關稅,我們的興趣是加強墨西哥經濟。」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稱美國的關稅措施「錯誤」,並警告這可能引發貿易戰。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表示:「這不是朋友該有的行為。」
南韓:代理總統韓悳洙(Han Duck-Soo)則表示:「全球貿易戰已成為現實。」
愛爾蘭共和國:總理馬丁(Micheál Martin)表示,他認為這些關稅「毫無正當性」,還指歐盟和美國之間每天貿易超過42億歐元的商品和服務…關稅會推動通脹,傷害大西洋兩岸的人民,並危及就業。
瑞士:財政部長卡琳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表示,該國「將迅速確定」下一步行動。
英國:首相施凱爾今告訴商業領袖,他將根據英國的利益行事,承諾政府將以「冷靜理智」的頭腦回應,他說川普「是為了自己的國家行動的,那是他的權力。今天,我將以英國的利益行動,這是我的責任。」他表示,英國已經「準備好」,並強調「這個國家的其中一個偉大優勢就是我們保持冷靜的能力。」
孟加拉:官員表示,在川普政府對該國加徵新關稅後,他們正在審查對美國產品的關稅措施。
越南:越南遭重課46%關稅,副總理將赴美協商爭取轉圜空間。
印度:印度考慮降低寶石、珠寶、藥品、汽車零件等自美國進口產品關稅,估計價值達230億美元,可說是印度多年來在關稅上最大的讓步。
法國:總理貝魯表示,川普的關稅對法國和美國都造成了「災難」。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批評:「這是攻擊已在全球各地開創繁榮的貿易秩序,而貿易秩序基本上是美國努力的成果。」
挪威:總理斯特奧表示,如果有機會,他的政府將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
泰國:總理貝東塔說,準備派遣官員與美國進行對話。「我認為我們仍然可以進行談判。」
西班牙:經濟部長表示,該國希望與美國就關稅達成「談判結果」。
南非:總統府表示,美國的新關稅「強化了與華盛頓談判新雙邊互利貿易協定的迫切性」。
印尼:政府宣布將盡快評估美國關稅對這些產業及印尼整體經濟的衝擊,將持續與美國政府保持各層次的溝通,其中包括派遣高級代表團前往華府,與美國政府直接進行談判。
柬埔寨:柬埔寨是受到川普關稅打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稅率高達49%。商務部發言人表示「不合理」,政府希望透過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或世界貿易組織(WTO)等現有機制與華府進行談判。
新加坡:新加坡副總理顏金勇表示遺憾,但不會採報復性關稅,「這樣做會推高進口商品成本,最終由企業與消費者買單」;新加坡將透過與美方多層次接觸,釐清對新加坡出口的誤解或疑慮,並尋求建設性方式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