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在這篇紐時投書中指出,「台灣維持和平與自由的唯一途徑是與中國和解」,總統賴清德把中國列為境外敵對勢力,台灣不能再依賴美國支持,而川普不久後將會晤習近平,談妥協議拋棄台灣,因此台灣「必須立即開始一場嚴肅的全國性對話,討論如何以我們可接受的條件確保實現與中國的和平,而不是讓大國決定我們的未來」。
對於這篇投書,媒體人矢板明夫坦言龍女士或許不太適合談論國際政治,因為有太多不符合邏輯的地方。這篇文章的重點在於「不首先確保和平,就不可能有民主」,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細想卻毫無邏輯。
矢板明夫表示,和平與民主是兩碼子事,中國歷史上經常有百年以上的和平時期,但從來沒有民主過;相反地,二戰國家很多都有民主選出的國家元首和議會,但卻無法遠離戰亂。
他說,龍女士文章的最大問題,是把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和領土野心當作理所當然,反而一直在檢討被威脅者。她批評賴清德反滲透等政策是在挑釁中國,以為台灣多聽中國的話、盡量不刺激對方,就能維持和平。
矢板明夫舉例,1950年西藏接受中國條件,結果造成達賴喇嘛出逃印度、數百僧侶自焚抗議中國高壓統治;香港1997回歸時並未抗爭而選擇與中國合作,如今許多民主派人士不是身陷囹圄就是遠走他鄉。
他警告,這就是相信獨裁者的下場。國際政治不是宮崎駿的動漫,不管你付出多少愛心,惡魔永遠也不會變成溫柔的王子。「和平要靠實力」,永遠不要期待敵人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