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關稅戰將讓上百萬美國就業機受影響

目前,美國已宣布對所有進口鋼鐵、鋁材和汽車大幅加徵關稅。  

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演講中強調:「這場對抗不是歐洲發起的。我們並不一定要報復,但如果有必要,我們已經準備好強有力的反制計劃,並將毫不猶豫地執行。」  

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周一表示,川普將於周三的記者會上公布關稅計劃。她未提供具體細節,但暗示川普可能會實施「對等關稅」,即按照其他國家的關稅標準進行相應調整,這與川普先前的言論一致。 

馮德萊恩則表示,歐盟仍對談判持開放態度,但將從「優勢地位」展開協商,「歐洲擁有諸多籌碼,從貿易、科技到市場規模,都是我們的優勢。但這些優勢同樣基於我們隨時準備好採取堅決反制措施。如果有必要,所有選項都在談判桌上。」  

雖然她未透露歐盟可能採取的具體反制措施,但上個月歐盟已對川普的鋼鐵和鋁材關稅作出回應,宣布對價值高達 260 億歐元(約9322億元台幣)的美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其中包括遊艇、波本威士忌和摩托車等商品。  

此外,歐盟委員會長期以來都是強勢的監管機構,過去曾對美國科技巨頭處以巨額罰款。川普對此頗為不滿,並於 2 月發表行政命令,威脅將對對美國企業施加「不公平罰款和懲罰」的國家採取貿易報復行動,指責這些監管措施是「海外勒索」。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的數據,歐盟去年是美國商品出口的最大單一市場,超越美國的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  

雙方在這場貿易爭端中都面臨巨大風險。根據歐盟官方數據,2024 年美國是歐洲商品的最大買家,主要進口商品涵蓋製藥產品、汽車、酒類和電信設備等。同時,根據美國統計數據,歐盟是美國商品的最大進口來源。  

馮德萊恩 2 月曾強調,美歐貿易關係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我們之間的貿易總額高達 1.5 兆美元,並且有超過100 萬個美國就業機會直接依賴與歐洲的貿易。」  

 

中日韓計劃同步宣布報復性關稅

不僅歐盟,加拿大、中國、日本和韓國也正在準備對川普的關稅政策做出反制。  

根據中國官方媒體央視周一報導,中、日、韓三國計劃同步宣布報復性關稅。三國代表周日舉行五年來的首次經濟會談,承諾促進公平貿易並加強經濟合作,就在美國即將對所有貿易夥伴加徵關稅的幾天前。  

川普則強調,即使是長期盟友韓國也不會得到豁免。他在上月的國會聯席會議中指出:「韓國的平均關稅是美國的四倍,想想看,四倍之多!而我們在軍事和其他方面對韓國提供了這麼多幫助,但這就是他們的做法。」  

與此同時,川普也加劇了與中國的貿易摩擦,除了在其首個任期內加徵的關稅外,如今又對中國產品徵收20% 進口稅。作為反制,中國迅速提高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對雞肉、小麥、玉米和棉花等美國農產品加徵 15% 關稅。

加拿大執政黨自由黨選出前央行總裁卡尼為新任黨魁,出任加拿大總理。美聯社
加拿大執政黨自由黨選出前央行總裁卡尼為新任黨魁,出任加拿大總理。美聯社

加拿大總理:必要時將反擊美國關稅

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上周五向川普明確表示,若美國推進新的關稅政策,加拿大將毫不猶豫地進行報復。  

加拿大總理辦公室周五發布聲明稱,加拿大計劃於本週內對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以回應川普預定於 2025 年 4月2日公布的進口關稅措施。但卡尼並未透露具體細節,例如關稅生效時間或涵蓋範圍。  

然而,在周五的電話會談後,卡尼與川普的對話似乎比前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與川普的關係更為和諧。這是卡尼與川普的首次正式通話,加拿大總理辦公室形容雙方進行了「非常具建設性的對話」,川普則在社群媒體上稱這次談話「極具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