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訊報》報導,加拿大英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將聚丙烯(PP)和聚乳酸(PLA)等塑膠微粒與小麥麩混合,並將這些混合物餵食麵包蟲。研究顯示,160隻麵包蟲可在23天內消耗530微克的塑膠,這意味著100隻麵包蟲大約需要138天來吞噬一個重達2270微克的口罩。

更驚人的是,食用塑膠後,這些麵包蟲並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牠們的體重增加,並且活到正常的壽命。

研究者在《生物學快報》期刊中指出,全球對塑膠的依賴導致了地球上每個生態系統的塑膠污染。生活在地面的昆蟲可能是解決可持續塑膠處理的關鍵。

每年全球生產超過4.5億噸塑膠,但只有約9%的塑膠被回收。大約一半的塑膠直接進入垃圾填埋場,許多塑膠則最終流入環境中,對野生動物造成危害。據估計,塑膠和浮游生物的比例現已達到1:2,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50年,塑膠將比魚類還要多。

在疫情初期,每月有高達1290億個一次性口罩被使用,這些口罩主要由聚丙烯和其他聚合物製成。研究發現,疫情期間不當處理的口罩被動物吞食,造成消化道出血、阻塞、潰瘍甚至死亡。口罩的帶子還會纏繞在動物的四肢、喙或脖部,導致淹死或窒息。此外,野外的口罩還成為細菌的滋生地。

雖然先前的研究已經探討過昆蟲是否能消化未受污染的塑膠,但科學家並不確定這些生物是否能處理現實中的塑膠垃圾。麵包蟲是腐食性昆蟲,主要以腐爛的植物和昆蟲為食,也因此得名。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團隊從溫哥華的「諾亞寵物公園」購買了麵包蟲,最初餵食小麥麩,然後加入經過研磨的口罩塑膠。研究結果發現,麵包蟲能夠消耗約50%的塑膠,並且由於其繁殖速度快,成為處理這些垃圾的可行方案。

然而,研究人員指出,僅依賴昆蟲來解決全球塑膠污染危機並不現實,但了解這些生物如何消耗垃圾,或許能為塑膠降解提供新的思路。他們強調,「可持續的塑膠減少策略必須與減少塑膠製造的方式並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