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聲稱,無論是因戰爭還是氣候變化導致的毀滅,海洋無脊椎動物據說具備「必要的身體和心理特徵」,能演化成下一個建立文明的物種。

牛津大學的科爾森教授(Tim Coulson)表示,章魚的「靈巧性、好奇心、相互溝通的能力以及極高的智慧」,使其能創造複雜工具,建立類似亞特蘭提斯的水下文明。雖然章魚不太可能完全進化成陸地動物,但它們足夠聰明,能「延長」離開水域的時間,發展新的捕獵方法。

科爾森教授指出,這些頭足類動物在人類滅絕後,處於殖民世界的「領先位置」,而長期被認為是人類繼任者的靈長類,將面臨相同挑戰並滅絕。

他還表示,章魚能在水外呼吸30分鐘,數百萬年後可能會開發自己的陸地狩獵方式,如同人類在海洋中的做法,這可能包括類似水肺裝備的呼吸器,以延長它們在水外停留的時間,他說。

科爾森教授曾任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人口生物學教授,並在劍橋大學和倫敦動物學研究所任職。他接受《歐洲雜誌》採訪時表示:「章魚是地球上最聰明、最具適應力和資源性的生物之一。」

他解釋,章魚解決複雜問題、操控物體和完美偽裝的能力表明,如果環境條件適宜,牠們可能在未來進化為能建立文明的物種,這些八條觸肢的生物在人類滅絕後,有望成為地球上的主導力量。

章魚的神經結構、分散式神經系統和非凡的問題解決能力,使它們能適應不可預測的世界,並有可能成為人類滅絕後的智慧物種。他補充說:「當然,章魚的崛起純屬推測:進化是不可預測的,我們無法確定在人類滅絕的情況下會走向何種道路。地球生命的未來受到無數變數的影響,任何一種物種都有可能崛起。  」

他接著表示,「考慮到章魚非凡的智慧、適應力以及多樣的生存策略,想像它們在人類滅絕後繁榮起來並非最離譜的假設」。  

如果人類滅絕,無論是因為戰爭還是氣候變化,多數科學家同意,取代我們的物種需要具備靈活性。  沒有靈活性,物種無法開發複雜工具來改變環境並像人類那樣殖民地球。  

例如,一些鳥類如烏鴉、渡鴉和鸚鵡非常聰明,能構建可持續數十年的集體巢穴。  幾種昆蟲則建造複雜的高塔狀結構,與人類文明相似。  

但專家認為,鳥類和昆蟲都無法填補人類曾經的生態角色,因為它們缺乏人類和章魚擁有的靈活性。  

靈長類動物長期以來被視為文明的自然繼承者,因為它們能操控物品。  像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這樣的人科動物非常聰明,擁有對生拇指,已經會使用工具,並且可以像人類一樣用雙腳行走。  然而,靈長類動物可能會與人類一同面臨滅絕,因為它們容易受到與人類相同的威脅影響。  

即使靈長類動物倖存下來,專家指出它們容易受到捕食者和競爭的威脅,適應的環境和生態系統有限,且繁殖和發育速度緩慢。  

靈長類動物的生存還依賴於緊密的社群,例如協調性的狩獵、梳理行為和防禦捕食者。然而,由於其種群規模較小,可能難以適應改變後的世界。  

庫爾森教授指出,「另一方面,章魚或許是在人類滅絕後填補生態空缺的更佳候選者。章魚已能區分真實和虛擬物體、解決謎題、操控環境,甚至利用類似拇指的觸手使用複雜工具,並且能生活在深海溝至沿海水域的多樣環境中」。  

此外,章魚擅長在惡劣條件下生存,是可怕的獵食者,捕食範圍廣泛,包括蛤蜊、蝦、龍蝦、魚類、鯊魚甚至鳥類。  儘管章魚的壽命相對較短,僅約1.5至5年,但其生殖速度快,且迅速達到身體和智力成熟。  

章魚多數依靠自己生存,不像靈長類動物需要嚴格的社會協作行為。  

庫爾森教授表示,由於缺乏骨骼,章魚難以在陸地上快速移動,因此不太可能演化成完全陸棲動物。但它們可能建造類似陸地的水下城市,甚至演化出在陸地呼吸和捕獵哺乳動物的方法。  

他強調,進化充滿不確定性,但章魚具備潛力在後人類時代成為頂級物種,甚至代替靈長類。

章魚被科學家具有靈巧性、好奇心、相互溝通的能力以及極高的智慧,能夠適應環境並發展出水下文明。翻攝wikipedia
章魚被科學家具有靈巧性、好奇心、相互溝通的能力以及極高的智慧,能夠適應環境並發展出水下文明。翻攝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