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季辛格在去年12月英特爾董事會發出退休公告後,首度在台公開亮相。季辛格在2021年接任英特爾執行長後,大力推動IDM 2.0戰略,重新發展晶圓代工事業,並曾經提及台灣是不穩定的地方,並認為台積電面臨地緣政治風險,呼籲美國優先發展本土的半導體廠商。甚至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指出,季辛格對台積電也很不客氣。
不過,季辛格在去年COMPUTEX主題演講態度丕變,喊出IT就是Intel跟Taiwan,此行更率領 7 家深科技新創訪台,並於今(18)晚與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進行產業晚宴交流,盼望加深與台灣科技與半導體產業的合作關係。
他表示, Playground Global 核心使命,是讓最強的工程師能解決「最困難的技術問題」。「工程師只需要實驗室、電腦和食物,而我們把這三件事做到最好。」Playground 打造的正是一個專屬工程師的「遊樂場」,從尖端設備、技術社群到研發生態,全面促成世界級創新。
季辛格指出,他生涯已到過台灣約 50 次,「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比得上台灣。」他形容台灣的供應鏈密度全球唯一,「在這裡,你可以早餐想到一個點子,午餐做出原型,晚上就開始製造。」
從台積電的先進製程、OSAT 封測、連接器與 PCB,到伺服器組裝和整機出貨,台灣具備全球最完整、最高速的半導體與系統製造基地。對 Playground 與旗下 AI 企業而言,這裡是未來五到十年建立新運算架構的關鍵據點。
季辛格更指出,Playground 投資聚焦四大方向:下一代運算(Next Gen Compute)、自動化、能源轉型與生物科技。他提出的「運算三位一體」,經典運算、AI 運算與量子運算──將在未來十年全面融合,帶來科學、材料與新藥設計的突破。「過去五年的 AI 只是序章,真正的創新浪潮將在 2025–2035 年到來。」
今日活動另一亮點為 Ayar Labs 與創意電子(GUC)建立策略合作,將 Ayar Labs 的 TeraPHY 光學引擎導入 GUC 的先進 ASIC 及封裝流程,突破 AI 加速器長期面臨的「電 I/O 速度與功耗瓶頸」。
Ayar Labs 執行長 Mark Wade 表示,當前 AI 模型規模已遠超銅線傳輸極限,晶片再強,如果資料進不去、出不來,都沒有意義。Ayar Labs 因此投入光子通訊(Photonic I/O),並獲得台積電、NVIDIA、AMD、Intel 投資,象徵光學互連已成全球晶片巨頭共同方向。
根據雙方技術內容,新款 XPU 多晶片封裝(MCP)將以光學引擎直接取代封裝內的電性互連,可實現 超過 100 Tbps 全雙工光學介面,頻寬提升逾一個數量級。新架構同時整合 UCle-S、UCle-A、LSI bridge、熱管理與可拆卸光纖結構,全面應對大尺寸封裝的訊號完整性、電源完整性與機械應力挑戰。Ayar Labs 設定 2028 年透過台灣供應鏈量產 CPO。
不過,季辛格在媒體聯訪談到,台灣雖是全球最佳的硬體實現基地,但若希望在全球創新鏈扮演更具影響力的角色,必須補強軟體與系統架構實力。他直言,台灣不以軟體創新著稱,這是要補的功課。他也指出,台灣當下最大挑戰甚至不是技術,而是能源韌性不足,若無法提升供電穩定性,整個半導體產業將面臨不確定性。
季辛格表示,台灣半導體用電占全台約一成,其中一半來自EUV技術,若要推動 2 奈米以下製程,光源效率與能源效能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