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花蓮發生公車左轉撞倒行人,導致頭部濺血命危意外。今年7月19日總統官邸附近發生死亡車禍,部立桃園醫院的外科部主任周佳正,北上開會途中走在斑馬線上,被一輛轉彎公車撞上,最後傷重不治。「行人地獄」是台灣十多年來的沈痾,即便2023年已修法加重刑責,但根據交通部統計,2024年1月到12月有366名行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等於每天都會有1人喪命。交通部今年擬再修法祭出更嚴厲罰則。
除了行人走在斑馬線上如虎口,《壹蘋新聞網》調查發現,地下停車場出入口則是另一個禮讓行人的大漏洞。以台北101大樓為例,101大樓週邊人行道,每天匯聚觀光客、上班族等人來人往,其中101大樓靠近市府路側,有一處地下停車場的出口,剛好就銜接人來人往的人行道。
有民眾反映,下午時分,走路行經101大樓市府路側,約有2次被保全攔下來,讓地下停車場出來的汽車優先通過,民眾表示有一次他趕時間,想要先通行,保全卻還是攔著他在內的5至6位行人不讓過,他有故意在保全後方說「應該是車讓人吧!」但感覺保全根本不予理會。
記者依循民眾所說的下午時段,實地觀察,發現確實有的保全會攔下行人,讓地下停車場的車子先出來;但有的保全是攔下車子,優先讓行人通行。這顯示物業公司對於保全禮讓行人並沒有統一要求,由保全自行決定。
另有民眾反映到小巨蛋看演唱會,從敦化北路走到南京東路時,行經敦化北路135號的凱基金控大樓前,因大樓的地下停車場車子,正值下班時間,一輛接一輛駛出來,每一輛不是賓士就是BMW,保全站在人來人往的人行道上指揮,硬是不讓行人先通過,等4至5輛汽車出來的差不多了,才放行讓行人走。民眾表示她趕著要去看演唱會,被保全攔下來覺得很誇張。
此外,記者也觀察到,在飯店或商場週邊,有的地下停車道出口,因沒有保全在場,也有小貨車駛入地下停場時,根本沒有在管行人。
台北市交通警察大隊強調,《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的「行人霸王條款」,就是行人最大,不論任何狀況,行人應優先通過,沒有例外。
交大表示,保全攔阻行人讓車子先通過是違法行為,有的豪宅或商辦保全甚至跑到馬路上,為車子開路或指揮交通更是違規,除非是通過交通主管機關核可的義交或導護人員,才可以在馬路上指揮交通,否則保全勳不動就跑到馬路上要求行人或車輛不能通過、引導車流,都是違法的。
交通大隊表示,不管商場保全是否為了討好VIP客人,讓貴賓車子先通過,只要沒有禮讓行人全都違法,若發生事故,商辦或商場應負連帶責任。至於地下停車場出入口未設保全人員,若車子不禮讓行人,則是汽機車本身違規。
不過交大表示,警方一般都是在行穿線執法,若民眾被地下停車場出口的保全或車輛「不禮讓行人」,可向交通局檢舉,由交通局到現場稽查,民眾也可自行拍檢舉影片向警方檢舉。
不具名的商辦大樓則提出「質疑」,認為從地下停車場出來的車輛,有的因停車場出口斜坡道較陡,若因保全攔住車子停等行人,車子停在斜坡道上說不定會熄火或有危險,反而讓車子直接開出來還比較安全。
對此,交通大隊指出,如果地下停車場斜坡太陡,或是停車場出入出與行人交織,或是出口動線有死角無法看清楚行人,這代表地下停車場斜坡設計不良或出入口動線規劃有問題,建議商場或商辦大樓,應請交通專業單位重新規劃安全間距及動線。
對於保全未禮讓行人,台北101對此未表示意見。凱基金控則表示,凱基金控總部大樓保全人員,是由專業的物業公司委託之保全人員;保全人員依循「行人優先」原則以及人車安全考量,協助車輛和行人通行,「我們很重視民眾反映,經了解後,確認保全都有注意行人路權,並未刻意要求行人禮讓車輛通行情事。不過我們仍會持續提醒物業單位,更周全地落實相關作業,確保行人安全及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