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重創南部,部分光電板破裂並漂浮水面,引發民眾擔心光電板金屬流出造成汙染,網路也流傳「紅色廢水」汙染影片,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近日於社群平台發文,指稱烏山頭水庫光電板由廠商「用藥水清洗」,疑似導致水庫汙染。外界關注烏山頭水庫、鳳山水庫及阿公店水庫等地光電板造成水質汙染與生態影響問題。

經濟部能源署統計,全台目前有6座水庫設置水面型光電,包括阿公店水庫、內埔子水庫、鹽水埤水庫、金湖水庫、鳳山水庫、烏山頭水庫。

經濟部表示,能源署、農水署等多個單位都說明,光電板僅需用清水清洗,招標須知也明定嚴禁使用清潔劑。翻攝經濟部臉書
經濟部表示,能源署、農水署等多個單位都說明,光電板僅需用清水清洗,招標須知也明定嚴禁使用清潔劑。翻攝經濟部臉書

能源署表示,太陽光電板主要組成為矽,也就是玻璃,遵循國際標準(IEC)驗證項目無毒且具耐久性,太陽能板不會溶出有毒液體到水中,也不會用任何清潔劑清洗,僅用清水清洗保養,不影響水質。

經濟部表示,國際上水面型光電設置案例非常多,並非僅台灣獨有,包括英國、美國、日本、韓國、中國、新加坡等國,皆在水庫、湖泊等水面上設置光電,監測結果顯示均不影響水庫水質。

此外,台灣七大太陽光電產業公協會強調光電模組「無毒、無害」,所有光電模組均通過歐盟RoHS等國際環保認證,不含鉛、鎘等毒物;未來將要求會員簽署《自律公約》,嚴禁使用化學清潔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