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擬依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啟動半導體國安調查,台灣高科技業未來可能面臨更多關稅與非關稅障礙等挑戰,整體政策仍具高度不確定性,恐進一步加深台灣出口的不確定性,須持續觀察調查進度與稅率。工商協進會呼籲政府啟動應變機制,並請談判團隊持續爭取最佳條件,穩定競爭環境,強化產業韌性。

鑒於此情勢,工商協進會特向政府提出以下五項建言,並建請政府採取措施,協助我國產業有效因應外部衝擊,確保經濟韌性與長遠發展。

首先,工商協進會表示應持續對美磋商,爭取更低稅率,由於日本為我國在美國市場主要競爭對手之一,日本稅率為15%,政府應針對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電子材料等產品爭取優惠稅率,避免削弱我國產品競爭力。

第2點,加速完成特別預算案,強化產業韌性。工商協進會建議政府依據「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啟動相關資源投入,支援攸關產業調整、升級與韌性建構,特別針對半導體、製造業與出口導向產業,確保企業能穩健因應外部挑戰。

第3點,抑制物價上漲,降低企業與民生負擔。工商協進會建議下半年電價持續凍漲、審慎評估調漲最低工資,以降低企業負擔;同時為降低國人生活成本,大宗物資降稅或免稅期限續延至明年3月。
第4點加速產業創新與高值化,提升國際競爭力,提供研發補助、人才培育與數位轉型輔導,鼓勵企業投入創新升級,逐步擺脫純粹價格競爭,強化我國在關鍵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

工商協進會表示,第5點拓展全球多元市場與韌性供應鏈,協助企業運用巨量資料拓展非美與全球南方市場,引導半導體及高科技業海外佈局,與友好國家共建韌性供應鏈,降低單一市場依賴。工商協進會強調,台灣在全球高科技產業鏈中,具有不可取代的技術優勢,即使面對20%關稅與產業挑戰,只要政府適時部署、引導資源,仍可穩住競爭條件,化外部壓力為升級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