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等關稅8月1日正式上路,台灣終於壓線談成協議。川普宣布,台灣關稅稅率為20%。根據白宮最新公布的名單,台灣未獲得豁免,將適用20%的對等關稅,與印度、越南、斯里蘭卡等國並列,被歸類為未達成「市場互惠」標準的貿易對象之一。2025年台新投資趨勢論壇今登場,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到場演講,演講前受訪。
謝金河受訪時表示,目前台灣關稅20%是暫定,後續重點是232條款半導體關稅,今天台灣在沒有付出代價下,20%是可以接受,「大家一定要了解,川普關稅的核心概念就是deal(交易),美國要你一定要拿東西出來換,台灣要拿什麼出來換,這才是關鍵。」
謝金河表示,所以台灣要從20%關稅往下降,台灣要拿東西來和美國交易,20%不是最終的定錨,也不會是天花板,不是最後的定案,關稅只是談判的手段,談了是否關稅就會往下?「如果談判過程桀驁不馴,有可能關稅會往上,瑞士今天就加到38%,可能會變高或變低,美國要你拿東西出來換,所以還會有變化」,川普的方式就是先帶給大家驚嚇,再來驚奇,最後是驚喜。
至於台灣在半導體關稅,謝金河指出,台積電可以100%轉嫁到美國,關稅弄太高,對美國也是不利,現在就看美國自己如何想,台灣半導體產業有很高的議溢價空間,關稅也有十足的轉嫁力,對台灣影響不會太大。
他表示,關稅只是談判的手段,所以不要選邊站,美中角力才是重點,台灣可能面對美國關稅的難題,包括汽車、農產品、美牛、美豬等。他表示今年影響台灣的四大變數,包括川普關稅、黃仁勳的AI浪潮、中國內捲壓力、台灣的新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