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電公會堪稱是全台灣最有實力、規模最大、人數最多,也是含金量最高的公會組織。統計至2024年底,會員家數已突破3005家,員工人數高達92.7萬人,換算會員企業的資本額共計2.11兆元,公司市值更超越25兆元大關,約占集中市場總市值75兆元的三分之一強,展現其對資本市場及政策決策的影響實力。

此次改選期間,正值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進口晶片實施高額關稅,及美中貿易關稅戰、金融貨幣大戰危急存亡之秋,激發了電電公會會員對於新團隊成員的高度期許,盼能擔負起產業及政府的橋樑,帶領企業度過難關、運籌全球的最強支援者。

原任理事長李詩欽屆滿卸任後,英業達的一席常務理事改由現任英業達董事長葉力誠接替。55歲的葉力誠是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的次子,2023年6月接手英業達董事長,此次出線,與上屆接棒、本屆續任電電公會副理事長的許介立相似,是曾任電電公會理事長許勝雄之子,顯示電電公會新的經營團隊正階段性完成世代交替。

新團隊中,除了新任理事長劉揚偉、副理事長沈尚弘外,能源界重量級的胡惠森也當選副理事長,代表能源電力對於未來AI及資通訊發展的重要性。新的二代接班人,包括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逸德、憶聲電子董事長彭亭玉、固緯電子副總經理林心怡、環隆科技副總經理歐仁傑、台灣松下電器董事長洪裕鈞等,連同此次新任理事的台達電總經理劉佳容、東元電機董事長利明獻,及今年4月甫退休的台積電資深副總林錦坤續任,形成公會最堅強的戰鬥團隊。

公會新任秘書長則是特聘去年退休的前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重披戰袍。林全能歷任工業局、技術處、能源局、經濟部次長,資歷完整、熟稔產業政策與發展,先前台商回台投資方案、能源轉型、疫情期間緊急籌建的口罩國家隊、防護衣國家隊政策,都由其負責,深獲劉揚偉肯定特邀其出馬,以迎戰川普2.0後台灣產業的重要挑戰與轉型。

台灣電機電子產業擁有完整的上、中、下游及週邊供應鏈體系,完善的產業群聚效應,極具國際競爭優勢。以2024年為例,台灣工業總產值高達逾6349億美元,光是電機電子業暨相關上下游產業產值就突破4051億美元,約占工業總產值的63.81%。出口值逾3350億美元,更高居台灣總出口值4750億美元的70.53%,進口值也占台灣總進口值的43.34%,實為台灣經濟產業的「科技航母、護國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