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睿洋分享2024年台積電在亞太區與合作夥伴推動的成果,包括使用超過180萬片晶圓,實現超過2400項產品,貢獻約10%的公司營收。更有逾300項新產品即將進入量產。
萬睿洋回顧,AI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不僅在機器學習與蛋白質結構預測等領域獲得諾貝爾獎肯定,更實質改變醫療、天文、地理等多個領域的研究與應用。萬睿洋強調,從生成式AI、代理式AI到實體AI,從雲端到落地,應用遍及從自動駕駛、財務管理等各產業領域,並持續改變人類超過40%的日常生活。

萬睿洋提到,生成式AI的多模態能力,結合大型語言模型,已能生成文字、圖像、音訊與影片,實現創新與簡化決策流程。未來到2028年前,超過15%的日常決策將由AI代理完成,根據花旗研究報告指出,到了2030年,AI機器人將達13億台、達到350億元,2050年人形機器人更將突破6.5億台。
萬睿洋強調,要實現AI民主化,就必須有更強大且節能的運算能力,在資料中心或邊緣裝置上,都需要尺寸更小、效能更強的電晶體。台積電正是推動這些變革的關鍵推手,透過創新製程、3D堆疊與封裝、矽光子與特殊製程等領域的整合,持續協助全球客戶迎接AI時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