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質疑,該數據是否僅計算尖峰時段,並未納入等單、等餐等無酬空窗時間,難以反映真實時薪。此外,工會也呼籲平台應公開中南部外送員收入分佈,避免僅以雙北地區資料代表全台,忽略部分地區甚至可能低於法定最低工資的現況。

對於平台標榜的「彈性工作」,工會與部分外送員則有不同觀點。工會指出,趟次獎勵與演算法設計反而使外送員陷入高度競爭與時間壓力,淪為「被自由」。外送員在社群中也留言反諷,「2025都還沒過一半,本年度最大笑話已經產生了」、「顧路時間不算,當然時薪高」。

也有資深外送員提醒新人除了看起來漂亮的時薪價,「跑外送是一種內耗,體力、摩托車、睡眠、人際都在消耗」,認為長期靠外送翻身不切實際。他們也建議,應學會挑選加碼時段高單價訂單,才能提高收入。更坦言,面對夏季酷熱與單價壓低的現實,「撐得住」本身就是關鍵。

推薦新聞:外送比打工還賺?外送平台公開收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