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自2000年以來,當年度美元指數出現走弱時,台股多有正報酬表現。例如2002至2004年、2006至2007年、2009年、2012年、2017年、2020年與2023年等期間,美元指數平均下挫5.4%,而加權指數同期間平均上漲達18.7%,正報酬機率高達九成。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00980A)基金經理人游景德指出,美元偏弱常導致資金由美元資產流出,轉向亞洲等基本面穩健市場,對台股形成支撐。此外,即便部分企業營收以出口為主,若具備完善匯率避險機制,仍可降低匯市波動帶來的營運衝擊。
游景德補充,美元走弱同時也利多以內需為主的產業,例如生技、觀光、電商等族群,將因進口成本降低與本地消費力提升而受惠,這也讓台股具備更多元投資機會。
就評價面觀察,台股自4月初回檔以來,目前本益比已回落至約14倍,低於近五年均值15.95倍,顯示評價面進入合理水位。根據彭博預估,今年整體台股EPS仍可維持正成長,加上AI產業仍具長線動能,儘管短線面臨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企業基本面與資金面條件仍未出現明顯惡化。
游景德指出,在波動加劇、政策不確定性升高的環境下,主動式投資的彈性優勢尤顯重要。他表示,主動式ETF與一般被動式ETF不同,基金經理人可視市況即時調整投資組合,避免過度曝險於單一產業或族群。例如近期AI產業雖面臨短線獲利了結壓力,但長期投資邏輯不變,主動型操作能隨基本面進行資產配置,爭取最佳報酬與風險控制。
游景德也提醒,主動式ETF的盤中即時淨值係根據前一交易日的持股推算,若當日調整幅度較大,可能出現與實際淨值的落差,投資人應特別注意ETF的折溢價情況。在進場前,應充分了解產品結構、基金策略與潛在風險,審慎評估自身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