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本次展示重點之一為全新「AI Accelerator(AI 加速器)」與「Mobile Cobot(行動型協作機器人)」,搭配超過20組實機應用展示,展現協作機器人靈活部署、快速導入與高效整合AI的能力。其中AI加速器採用NVIDIA Jetson AGX Orin嵌入式模組,結合UR全新軟體平台PolyScope X與NVIDIA Isaac函式庫與AI模組,主打開箱即用、即時部署,加速開發者打造智慧應用。

Teradyne Robotics台灣業務總監鍾秉光表示,UR的競爭力不只是機械手臂,而是「完整的解決方案」。他強調:「現在比的不是誰的手臂長,而是誰能提供軟體、解決方案與全球服務。這正是我們 20 年來累積的優勢。」他也指出,面對其他品牌挑戰,UR更看重如何幫助企業真正導入與落地自動化,「光有硬體不夠,要能整合AI、模組、應用邏輯與在地技術支持,才能成為企業的長期夥伴。」

至於機器人需求趨勢,鍾秉光直言,以台灣現況來看,缺工、少子化、高齡化是不可逆的結構挑戰,加上半導體與電子業本就有高度精密作業需求,「自動化不是潮流,是必然趨勢。」

面對來自同業的競爭挑戰,Teradyne Robotics台灣業務總監鍾秉光表示,UR的競爭力不只是機械手臂,而是「完整的解決方案」。趙筱文攝
面對來自同業的競爭挑戰,Teradyne Robotics台灣業務總監鍾秉光表示,UR的競爭力不只是機械手臂,而是「完整的解決方案」。趙筱文攝

UR此次也一併展出旗下全系列協作型機器人,包括UR3e、UR5e、UR10e、UR16e、UR20,以及最新推出的UR30,廣泛對應台灣各產業的實際需求。在半導體與高精密製造領域,UR機器人具備潔淨室等級能力,可勝任晶圓上下料與內部物流等高標準作業;電子產業則仰賴其結合真空吸取與精密移載的技術,處理大量重複性高的細緻工序;金屬加工業方面,UR協作型機器人能靈活導入於打磨、焊接與拋光等製程,尤其對中小企業來說,操作直覺、部署彈性,能有效填補技術斷層;在智慧物流與倉儲自動化場景中,UR系列產品展現自動搬運、分揀與堆疊的高效率,有助於提升供應鏈整體效能;而在醫療與製藥領域,則能支援高潔淨環境下的藥品分裝與自動包裝,協助業者兼顧作業一致性與法規合規需求。

Teradyne Robotics亞太區銷售副總陳培東補充,亞洲地區對AI結合自動化的需求正快速上升,UR不斷強化軟硬整合與URCare全球支援服務,協助企業彈性應對轉型挑戰。

現場NVIDIA也分享對下一代「物理 AI(Physical AI)」的願景,強調機器人不再只是執行指令的工具,而是具備感知、規劃、行動與學習能力的智慧系統,未來將成為人機協作的關鍵角色。

UR表示,未來將擴大在台布局,攜手在地合作夥伴推動智慧製造轉型,協助企業打造高效率、低門檻、自主學習的新型生產模式。

UR此次也一併展出旗下全系列協作型機器人,包括UR3e、UR5e、UR10e、UR16e、UR20,以及最新推出的UR30,廣泛對應台灣各產業的實際需求。趙筱文攝
UR此次也一併展出旗下全系列協作型機器人,包括UR3e、UR5e、UR10e、UR16e、UR20,以及最新推出的UR30,廣泛對應台灣各產業的實際需求。趙筱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