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美中貿易緊張有降溫跡象,加上微軟與Meta等美國科技巨頭財報表現亮眼,吸引外資回流亞股。台灣、印度、馬來西亞、南韓、泰國、菲律賓與印尼市場皆獲外資淨買超,僅越南遭小幅賣超。其中台股表現最亮眼,單週吸金達16.81億美元,居亞洲市場之冠。

從全球資金流向來看,股票型ETF近週共吸金101.5億美元,日本市場吸引最多,達37.64億美元,其次為歐洲、亞洲與拉美。相對地,美國與中國市場則分別流出33.21億與24.53億美元。產業類別方面,科技、公用事業與能源ETF獲得最多資金青睞;原物料、金融與非核心消費產業則呈現資金流出。

債市方面,受惠於高利差優勢,固定收益型ETF一週吸金66.35億美元,其中美國債市吸引28.56億美元,亞洲與歐洲分別獲得7.52億與6.88億美元。非投資等級債ETF吸金達25.98億美元,遠高於投資級債ETF的6.06億美元。

展望後市,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市場聚焦本週聯準會利率會議,預期將維持利率不變。根據芝商所FedWatch數據,市場預估最快將於7月啟動降息,全年可能降息三次。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面對美中談判變數與美元評價壓力,投資人應採全球化資產配置。美元資產可佈局美國平衡型、科技與債券基金,非美元資產看好日本、印度與歐洲股票型基金;黃金相關基金亦可於回檔時伺機承接,以提高投資組合的抗震力與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