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投顧研究報告指出,電子族群將首當其衝。以台積電為例,台幣升值1%恐使其營業利益率下滑0.4%;OEM/ODM業者如鴻海、廣達與緯創等,稅前獲利亦將各減少數億元,影響EPS介於0.06至0.16元不等。
在傳產部分,網通、被動元件、記憶體、工具機等外銷導向產業均面臨毛利率壓力;金融業亦難置身事外,壽險公司因避險成本增加,獲利與淨值將顯著減損,如國壽與台壽保分別可能減少76億與31億元的稅前獲利。
根據研究報告進一步分析,自2025年3月底至5月2日,台幣已升值6.2%,從33.182元升至31.139元,預估將影響台股第二季整體獲利約3.35%。截至5月5日上午10點10分,新台幣兌1美元匯率已經來到29.59元,驚見2字頭,預料對台股整體獲利衝擊將更大。
觀察過去四年資料,台幣升值對營收與毛利率的相關性低於0.5,但對稅前淨利率的相關性達0.54,顯示獲利衝擊更具關聯。
至於對各產業具體影響,包括PA元件、光學、晶圓代工、PC/NB品牌、IC設計、載板、IC封裝測試與電子零組件等,均因收入主要為美元計價,在台幣升值情境下產生匯損。例如,大立光每升值1%,EPS將減少1.33元;欣興約減少0.1元;國巨稅前獲利也將減少4.6億元。
不過,研究報告也點出2大受惠族群,包括食品類股,如大成、卜蜂等進口原料支出以美元計價、收入為台幣計價,將因匯兌收益受惠;此外,資產股也有望受惠,在台幣升值期間,因擁有大量台幣計價資產,潛在淨值提升空間大,對股價有正向推升作用。
富邦投顧提醒,若升值趨勢持續,台股企業第二季財報恐普遍反映匯兌損失,投資人應特別關注出口型電子股與壽險族群的獲利變數,並可關注升值受惠股的抗壓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