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據顯示,美國企業與勞動市場動能降溫,但通膨亦見趨緩。初領失業金人數升至22.3萬人,GDP初值年率為-0.3%、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86,創2020年5月來低點。4月ISM製造業指數降至48.7、價格指數升至69.8創新高,3月核心PCE年增2.6%、JOLTs職缺降至719.2萬。儘管數據喜憂參半,通膨放緩趨勢仍受市場期待。
財報方面,截至5月1日,69.6%的標普500成分股已公布財報,47.7%營收優於預期,EPS年增14.48%,FactSet預估本季獲利成長10.1%。展望下週,將有94家公司公布業績,關稅不確定性已導致部分企業下修財測。
類股方面,標普500十一大類股漲多跌少,科技、工業領漲。微軟Azure雲端年增33%、其中AI貢獻16個百分點,激勵股價上漲,Meta也持續挹注AI投資,整體來說科技巨頭財報佳。高通、美超微電腦、Snap則因提及貿易戰不確定性而走跌。
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機會基金經理人葛蘭‧包爾分析,川普2.0時代的關稅政策與投資格局正快速演化,儘管短期波動性升高,但隨市場逐漸適應新政與貿易協商進展,將出現中長期機會。包爾指出,許多優質企業受無關稅務衝擊的投資者錯殺,是中長期價值布局的好時機。
「川普龐大華麗法案」正在推動中,內容涵蓋減稅延長、鬆綁能源政策等,預計在7月4日前推動通過,若順利落實,可望穩定市場信心。根據FactSet與Refinitiv最新數據,預估2025年標普500企業獲利將增長9.7%、科技業年增18.6%,羅素2000小型股企業預估獲利成長36.6%。川普推動的製造業回流與美國優先政策,也使小型股具有長期受惠潛力。